找准我省算力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2025年09月26日
字数:1,197
版次:03
省政协委员,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 梅中磊
“十四五”以来,我省聚力提升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能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庆阳集群算力达到7.2万P,并有望在今年底突破10万P大关,全省算力总规模突破7.5万P。“十五五”时期是我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推动算力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必须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加快释放政策红利,构建多元算力体系,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为此建议:
1.强化顶层统筹,聚力做大做强庆阳国家枢纽节点。国家目前已对算力基础设施实施“窗口指导”,严控各地数据中心及智算中心建设,但继续支持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我省应紧抓难得的时间窗口,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布局与约束引导,建议各类新增算力应向庆阳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碎片化。同时,整合省级资源,倾斜支持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缩小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差距。依托庆阳节点加快建设省级算力调度平台,强化全省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与高效汇集,以庆阳作为主要输出口,提升跨区域算力供给能力,力争在全国算力资源格局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2.强化算力供需对接,吸引长三角等地区算力需求。明确庆阳枢纽节点功能定位,把服务长三角数据存储、交换和算力服务作为重点。省级层面牵头与长三角各省市及重点城市建立“算力结对”合作机制,积极探索跨地域的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协同、运营服务、交易结算与利益分配等创新模式,推动东中部地区非枢纽城市与庆阳签订长期稳定的算力服务协议。可通过定期举办高规格的算力供需对接洽谈会,促进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拓展跨域算力调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以用促建、建用并举”的良性循环,确保庆阳算力不仅建得好,更能销得畅、用得活。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省委“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落到实处。将招引全球及全国性算力头部企业落户庆阳提升至省级战略层面,建议实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包抓责任制。将国家部委、央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大数据业务招引清单化、责任化、项目化,把招商任务落实到省市领导身上。同时,压实庆阳市属地招商主体责任,明确当地领导招商责任,持续攻坚如快手、小米、美团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知名企业,并分批次、有重点地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算力企业,加速构建富有活力的算力产业生态集群。
4.优化要素供给,把庆阳国家枢纽节点到户电价拉低到合理水平。推动出台《甘肃省算力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研究实施《庆阳智算券管理办法(试行)》,鼓励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广泛使用庆阳算力服务,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研究将更多新能源指标定向配置给庆阳,推动创新“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连等模式,以多种措施将到户电价拉低至与周边枢纽相当甚至更优的合理区间(例如0.35元左右),最大限度发挥我省绿电优势。配套出台支持算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构建全链条惠企政策体系,营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一流算力产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