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焦屑似珍馐
2025年05月30日
字数:939
版次:04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散文《故乡的食物》中,详细描写过一种叫焦屑的风味食品,“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汪先生的这段文字写得委实精妙,但我家乡如皋的焦屑,却不是汪先生所描绘的那种,它是夏季用刚收获的麦子制作的耐饥食品。
记得儿时,夏收时节,田间的作物成熟,农忙开始了。割麦插秧是强体力劳动,光喝粥不顶事,于是乡里人便用焦屑填充肚子。焦屑是用麦子制成的,刚登场的麦子粒粒饱满,犹如金灿灿的的圆球儿,散发着泥土的青香。炒焦屑可用大麦、元麦、小麦,但最好是元麦,因为元麦粘性小,口感好。炒焦屑前先淘洗干净麦子,洗净晾干后倒入大铁锅内,开始要将火烧得旺旺的,爆炒。此时翻炒的速度要快,不能让麦子烧黑了。待麦子“劈劈啪啪”地炸得欢,蹦得老高时,火头就要渐小了。等锅里的炸声渐稀,香气阵阵飘鼻了,这时锅膛里只能以文文的火,火小了炒不熟,火大了,黑一块黄一块的,须炒得轻、匀。当浓浓的焦香味从铲子底下透出来,麦子就熟透了。把炒熟的麦子铺在筛子里散去热气后,便可以磨焦屑了。磨焦屑要用石磨,先是一个人用磨杠把磨盘上面的一片石磨抬起,另一人拿扫把把磨齿里的生粮刷干净,然后铺一层炒熟的麦子,再把磨片放下,在磨眼里倒上熟麦,然后牵起磨杆推磨。推磨是重体力活,推得越快,麦子碾得越碎,粉屑仿佛大雪从磨子四周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我家都是父亲推磨,母亲在一旁往磨眼里添熟麦。磨过后还要再用细眼筛子筛一遍,筛出麸皮。尽管工序繁一点,但这样制作的焦屑香味浓郁。
焦屑的吃法很特别,最常见的吃法是干吃,就是盛上大半碗焦屑,和入开水,以半湿略干为最佳,若水放多了,那就只能喝焦屑汤了。再加一小勺红糖,普通人家和一点糖精,用筷子搅拌。调好的焦屑啖上一口,香喷喷、甜滋滋的,还略带青酸,细细品尝,那口感真是爽歪歪了。喜吃咸的,在焦屑里拌入咸菜,滴些麻油,那味道出奇的鲜美,食后唇齿留香、绕颊三日!
而今,生活富足,种田用机械,餐桌上鸡鸭鱼肉几乎天天有,再也不需以焦屑顶饥了。但焦屑依然在家乡流传,乡亲们仍把它作为餐桌上的珍馐佳肴。在这树木葱茏、绿意肆虐的初夏,享受着这原生态的美味,会有一种无比惬意的舒适感。 (吴 建)
记得儿时,夏收时节,田间的作物成熟,农忙开始了。割麦插秧是强体力劳动,光喝粥不顶事,于是乡里人便用焦屑填充肚子。焦屑是用麦子制成的,刚登场的麦子粒粒饱满,犹如金灿灿的的圆球儿,散发着泥土的青香。炒焦屑可用大麦、元麦、小麦,但最好是元麦,因为元麦粘性小,口感好。炒焦屑前先淘洗干净麦子,洗净晾干后倒入大铁锅内,开始要将火烧得旺旺的,爆炒。此时翻炒的速度要快,不能让麦子烧黑了。待麦子“劈劈啪啪”地炸得欢,蹦得老高时,火头就要渐小了。等锅里的炸声渐稀,香气阵阵飘鼻了,这时锅膛里只能以文文的火,火小了炒不熟,火大了,黑一块黄一块的,须炒得轻、匀。当浓浓的焦香味从铲子底下透出来,麦子就熟透了。把炒熟的麦子铺在筛子里散去热气后,便可以磨焦屑了。磨焦屑要用石磨,先是一个人用磨杠把磨盘上面的一片石磨抬起,另一人拿扫把把磨齿里的生粮刷干净,然后铺一层炒熟的麦子,再把磨片放下,在磨眼里倒上熟麦,然后牵起磨杆推磨。推磨是重体力活,推得越快,麦子碾得越碎,粉屑仿佛大雪从磨子四周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我家都是父亲推磨,母亲在一旁往磨眼里添熟麦。磨过后还要再用细眼筛子筛一遍,筛出麸皮。尽管工序繁一点,但这样制作的焦屑香味浓郁。
焦屑的吃法很特别,最常见的吃法是干吃,就是盛上大半碗焦屑,和入开水,以半湿略干为最佳,若水放多了,那就只能喝焦屑汤了。再加一小勺红糖,普通人家和一点糖精,用筷子搅拌。调好的焦屑啖上一口,香喷喷、甜滋滋的,还略带青酸,细细品尝,那口感真是爽歪歪了。喜吃咸的,在焦屑里拌入咸菜,滴些麻油,那味道出奇的鲜美,食后唇齿留香、绕颊三日!
而今,生活富足,种田用机械,餐桌上鸡鸭鱼肉几乎天天有,再也不需以焦屑顶饥了。但焦屑依然在家乡流传,乡亲们仍把它作为餐桌上的珍馐佳肴。在这树木葱茏、绿意肆虐的初夏,享受着这原生态的美味,会有一种无比惬意的舒适感。 (吴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