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莲子羹
2025年08月01日
字数:1,067
版次:04
蝉鸣把日头拽得老长时,外婆总是会搬着竹凳坐在老槐树下,竹篮里盛着刚从塘里摘来的莲蓬。青褐色的莲蓬像只小拳头,鼓鼓囊囊地裹着满肚子的莲子,沾着的塘泥还带着湿润的腥气,混着树叶的清香弥漫过来。
“小子,来帮外婆数数,这蓬里藏着几颗白玉珠。”外婆的指甲缝里总嵌着洗不净的绿泥,那是侍弄荷塘三十年留下的印记。我蹲在竹凳旁,看她粗糙的手掌按住莲蓬底部,拇指沿着缝隙轻轻一掐,“啪”的一声脆响,青碧色的莲子便蹦进搪瓷盆里,溅起细碎的水花。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她银白的发间,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脖颈,她却像是毫无所觉,只专注地翻转着莲蓬,指尖在褐绿相间的纹路里游走,仿佛在破译自然的密码。
剥好的莲子要立刻浸在井水湃过的瓷盆里。井水带着沁骨的凉,把莲子表皮的温热都吸了去,颗颗青白色的莲子在水中轻轻摇晃,像刚脱壳的玉珠。外婆取出细竹针,是用老家后山上的毛竹削的,针尾还留着一圈浅浅的竹节。她捏起一颗莲子放在掌心,竹针尖抵住莲脐,手腕微微一旋,碧绿的莲心便带着点嫩白的蒂被完整挑出,落在另一个小碗里。“这莲心留着泡茶最解暑。”她总这样说,指尖的动作却不停歇。竹针起落间,莲肉毫发无损,我学着她的样子,却总把莲肉戳个小洞,外婆便笑着把我的手包在她掌心里,“慢些,心要跟着针走呢!”竹针挑出的莲心在碗底堆成小小的绿丘,苦气顺着风飘进鼻腔,竟奇异地压下了几分暑热。
炖莲子羹得用那只传了三代的紫陶锅。外婆把剥好的莲子倒进锅里,又从陶罐里舀几勺老冰糖,“冰糖要老,甜才沉得住气。”井水咕嘟咕嘟漫过莲子,不到半个时辰,甜香就漫出了厨房。外婆总把第一碗盛给我,青瓷碗沿还带着陶锅的温度。她往碗里撒了把晒干的荷叶碎,碧绿的碎末浮在汤上,清香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吹吹再喝,当心烫着嘴。”我捧起碗猛吹几口,抿一大口,莲子的糯甜先漫上来,接着是冰糖的绵甜,最后荷叶的清苦轻轻一掠,像给舌尖挠了下痒。暑气从毛孔里钻进来时,这口甜就顺着喉咙往下淌,把五脏六腑都熨帖得舒舒服服。
外婆坐在灶台边喝羹时,额头上的汗珠正顺着皱纹往下滑,蝉在槐树上叫得正欢,阳光透过窗棂在她银白的发上跳着碎光,我忽然觉得,这三伏天的热,原是为了让这碗羹的甜更分明些。就像莲心要剔去才不苦,日子里的燥,总要有人用耐心熬成甜。
后来外婆走了,我再也没喝过那样的莲子羹。超市里真空包装的莲子总少点什么,或许是塘泥的腥气,或许是竹针挑心时的专注,又或许是那双带着绿泥的手,把暑热都熬成了岁月里的甜。每次路过卖莲蓬的摊子,闻到那股清苦的香,就像又看见外婆坐在槐树下,竹篮里的莲蓬沾着水气,在日头下闪着温润的光。
(聂 难)
“小子,来帮外婆数数,这蓬里藏着几颗白玉珠。”外婆的指甲缝里总嵌着洗不净的绿泥,那是侍弄荷塘三十年留下的印记。我蹲在竹凳旁,看她粗糙的手掌按住莲蓬底部,拇指沿着缝隙轻轻一掐,“啪”的一声脆响,青碧色的莲子便蹦进搪瓷盆里,溅起细碎的水花。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她银白的发间,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脖颈,她却像是毫无所觉,只专注地翻转着莲蓬,指尖在褐绿相间的纹路里游走,仿佛在破译自然的密码。
剥好的莲子要立刻浸在井水湃过的瓷盆里。井水带着沁骨的凉,把莲子表皮的温热都吸了去,颗颗青白色的莲子在水中轻轻摇晃,像刚脱壳的玉珠。外婆取出细竹针,是用老家后山上的毛竹削的,针尾还留着一圈浅浅的竹节。她捏起一颗莲子放在掌心,竹针尖抵住莲脐,手腕微微一旋,碧绿的莲心便带着点嫩白的蒂被完整挑出,落在另一个小碗里。“这莲心留着泡茶最解暑。”她总这样说,指尖的动作却不停歇。竹针起落间,莲肉毫发无损,我学着她的样子,却总把莲肉戳个小洞,外婆便笑着把我的手包在她掌心里,“慢些,心要跟着针走呢!”竹针挑出的莲心在碗底堆成小小的绿丘,苦气顺着风飘进鼻腔,竟奇异地压下了几分暑热。
炖莲子羹得用那只传了三代的紫陶锅。外婆把剥好的莲子倒进锅里,又从陶罐里舀几勺老冰糖,“冰糖要老,甜才沉得住气。”井水咕嘟咕嘟漫过莲子,不到半个时辰,甜香就漫出了厨房。外婆总把第一碗盛给我,青瓷碗沿还带着陶锅的温度。她往碗里撒了把晒干的荷叶碎,碧绿的碎末浮在汤上,清香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吹吹再喝,当心烫着嘴。”我捧起碗猛吹几口,抿一大口,莲子的糯甜先漫上来,接着是冰糖的绵甜,最后荷叶的清苦轻轻一掠,像给舌尖挠了下痒。暑气从毛孔里钻进来时,这口甜就顺着喉咙往下淌,把五脏六腑都熨帖得舒舒服服。
外婆坐在灶台边喝羹时,额头上的汗珠正顺着皱纹往下滑,蝉在槐树上叫得正欢,阳光透过窗棂在她银白的发上跳着碎光,我忽然觉得,这三伏天的热,原是为了让这碗羹的甜更分明些。就像莲心要剔去才不苦,日子里的燥,总要有人用耐心熬成甜。
后来外婆走了,我再也没喝过那样的莲子羹。超市里真空包装的莲子总少点什么,或许是塘泥的腥气,或许是竹针挑心时的专注,又或许是那双带着绿泥的手,把暑热都熬成了岁月里的甜。每次路过卖莲蓬的摊子,闻到那股清苦的香,就像又看见外婆坐在槐树下,竹篮里的莲蓬沾着水气,在日头下闪着温润的光。
(聂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