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碗“两掺”
2025年06月20日
字数:713
版次:04
街边飘香的小食摊,还没见人影便传过来一声:“来碗两掺。”扫码的光景,一碗绿豆丸子和炒凉粉两掺端上桌,食者大快朵颐。
六七十年代,大肉丸子与炒凉粉是豫西北家乡绝配的美味佳肴。在1路公共汽车终点站的东南角,有一间小食摊,一天到晚肉丸汤锅里氤氲着令人向往的酽酽浓香,平底锅里金黄色的凉粉闪耀着摄魄的光芒。小店没有招牌,人们大多坐在屋外的长条板凳上,就着小木桌,吃着喝着凉粉丸子汤,那种吃完后抹一把嘴的幸福滋味,只有吃着才能体会到。
丸子汤是那个年代豫西小城最富盛名的传统小吃,再添进炒凉粉的两掺绝配,是在得到奖励或生病了,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老板先在碗中放入葱花、芫荽和蒜沫,用勺舀5个肉丸子,添两勺汤,再将炒好的凉粉盛进去。丸子软烂中含着筋道,凉粉焦酥里蕴着嫩滑,两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辅相承,味道更加鲜美,营养愈加丰富,为广大食客所喜爱。
如今,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两掺大行其道。羊杂汤里泡方便面、丸子汤里加牛肉块、土豆粉里掺烩面、凉皮与擀面皮相掺、牛筋面与米皮相拌……郑州的小吃方中山胡辣汤日前落户北京城,该店的名吃“胡辣汤与豆腐脑”的两掺,也将成为京城人的首选。小区门口的小食摊,老板开创性地叫卖起以绿豆素丸子搭配炒凉粉的两掺,使人们的味蕾别有滋味,男女老少青睐有加。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别人抢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诗意。当食材带着家乡的雨露、习俗,佐以五味,走上餐桌,绽放在你的舌尖,就会在你的心里种下美好的记忆,并将与你的人生结伴同行,一遍遍抚慰你的乡思与乡情。
就在收笔之时,应邀请去孟州采风,品尝到了孟州特色小吃炒凉粉与炒馍片的两掺美馔,我欣喜万分地说,又能为这篇文章增添佐料了。 (王保利)
六七十年代,大肉丸子与炒凉粉是豫西北家乡绝配的美味佳肴。在1路公共汽车终点站的东南角,有一间小食摊,一天到晚肉丸汤锅里氤氲着令人向往的酽酽浓香,平底锅里金黄色的凉粉闪耀着摄魄的光芒。小店没有招牌,人们大多坐在屋外的长条板凳上,就着小木桌,吃着喝着凉粉丸子汤,那种吃完后抹一把嘴的幸福滋味,只有吃着才能体会到。
丸子汤是那个年代豫西小城最富盛名的传统小吃,再添进炒凉粉的两掺绝配,是在得到奖励或生病了,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老板先在碗中放入葱花、芫荽和蒜沫,用勺舀5个肉丸子,添两勺汤,再将炒好的凉粉盛进去。丸子软烂中含着筋道,凉粉焦酥里蕴着嫩滑,两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辅相承,味道更加鲜美,营养愈加丰富,为广大食客所喜爱。
如今,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两掺大行其道。羊杂汤里泡方便面、丸子汤里加牛肉块、土豆粉里掺烩面、凉皮与擀面皮相掺、牛筋面与米皮相拌……郑州的小吃方中山胡辣汤日前落户北京城,该店的名吃“胡辣汤与豆腐脑”的两掺,也将成为京城人的首选。小区门口的小食摊,老板开创性地叫卖起以绿豆素丸子搭配炒凉粉的两掺,使人们的味蕾别有滋味,男女老少青睐有加。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别人抢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诗意。当食材带着家乡的雨露、习俗,佐以五味,走上餐桌,绽放在你的舌尖,就会在你的心里种下美好的记忆,并将与你的人生结伴同行,一遍遍抚慰你的乡思与乡情。
就在收笔之时,应邀请去孟州采风,品尝到了孟州特色小吃炒凉粉与炒馍片的两掺美馔,我欣喜万分地说,又能为这篇文章增添佐料了。 (王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