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清暑藿香
2025年06月06日
字数:1,315
版次:04
  老家的院内,有几株藿香,蹲守在院墙边,无需栽培,夏荣冬枯,自生自灭。
  记忆中,每年初春,藿香就从原址中吐出嫩芽,沐着春阳,浴着春雨,茁壮生长。春末夏初,藿香就已青翠葳蕤,枝繁叶茂。那心形的青叶,密密匝匝,绿如翡翠,在风中摇曳生姿,漫溢的清香,沁人心脾。及至初秋,它又绽出花蕾,抽出花蕊,紫色的小花布满枝头,层层叠叠,犹若擎起的宝塔,招人怜爱。
  草本植物中,名字里含“香”的屈指可数,藿香便是其中之一。这并非它张扬,而是它确实芳香馥郁,是农家夏季解暑正气的必需品,是大热天最佳的纯天然保健饮品。去田间劳作,带一壶藿香茶,劳动间隙,畅饮几口,既解渴又祛暑;荷锄归来,冲上一杯藿香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疲乏顿消,心脾舒畅;家中来客,以藿香茶款待,主客对坐,慢慢啜饮,边喝边聊,其情切切,其乐融融。
  泡霍香茶是大有讲究的。水不能太烫,要先将开水倒入壶中,冷一会再放入霍香,这样才会更好地保留藿香的青翠和香气。儿时的我非常顽皮,炎炎夏日也不避荫凉,与小伙伴们到野外嬉戏,捕鸣蝉、捉泥鳅、下河游泳……回来时总是汗流浃背,连声喊渴。母亲从不责骂,而是笑吟吟地从厨房拎出茶水壶,在一只青花瓷碗里倒入藿香茶,我捧起碗一口气喝光,顿觉凉意弥漫,通体清凉。
  藿香的嫩茎叶可做各种佳肴,凉拌、炒食、炸食,亦可熬粥。母亲常用藿香叶熬制藿香粥。她把切碎的藿香和在新米中,再加入少许白糖,用文火慢慢炖。我总是等不到凉透,就狼吞虎咽喝起来,藿香粥又香又甜,入口即化,芬芳沁人心脾,清凉之感萦绕整个身心。喝完口齿留香,宛若凉风拂面而来,让人顿感心静神明。
  母亲也喜欢烙藿香饼。她采来新鲜的藿香叶洗净切碎,在面粉里加冷水调成糊状,将藿香叶拌入面糊中,再打入两个鸡蛋,用勺子轻轻搅拌均匀。烙饼的火,旺了容易烤焦,弱了四面烤不熟,盈盈的中火最好。待油锅烧热后,母亲舀起一勺面糊浇在锅心,用铲从锅中间轻轻向四周均匀摊平,饼缓缓变成金黄色且隐隐透出绿意,再将饼翻面,也烙至金黄。刚烙好的藿香饼外酥里嫩,散发出迷人的清馨与醇香。
  藿香还是一味中药,中医云:(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便是藿香。《南州异物志》中说:“藿香可着衣服中,用充香草。”古代没有香水,于是藿香扮演了香水的角色。记得有一年夏天,村里来了一个乞丐,因酷暑难当,中暑倒地。母亲倒了一碗藿香茶,赶去将乞丐灌醒,而后又将他搀扶到家,熬藿香粥给他喝,临走时还送他几块藿香饼。还有一次,我吃了不洁食物,上吐下泻,几近脱水,母亲忙采回藿香叶和丁香花煎水,我喝了母亲熬的汤药,很快康复了。
  “只留清气满乾坤”,藿香喜阳光耐高温,冬败夏繁,无意与姹紫嫣红争艳,也不想和四季芬芳争奇。藿香之香,香得质朴,香得高雅,香得纯粹。
  每年暑假,我都要回乡下老家小住几天,去喝一碗老母亲煮的藿香粥,啖几块老母亲烙的藿香饼,再泡一杯藿香茶,然后斜躺藤椅,轻摇蒲扇,静默在藿香的温婉里。藿香叶从杯底冒上来,漂浮片刻后打几个滚,在水中旋转。待水温微凉,藿香叶又沉入杯底,再慢品细啜,任丝丝幽香冲淡暑气,让思绪静静流淌,让灵魂皈依纯净。
  藿香之香,香远益清。有藿香相伴的日子,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吴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