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秦仪贞
2025年09月08日
字数:954
版次:03
娄 华
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叫秦仪贞,出生于1889年。儿童时期的秦仪贞生活十分贫穷,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炼了秦仪贞顽强的毅力、吃苦的精神,培养了她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品格,练就了她机警敏捷、处变不惊的能力。
1901年,12岁的秦仪贞到汉口中外大药房当店员。由于秦仪贞聪颖勤快、吃苦耐劳,被药房老板钟繁堂收为义女,并撮合她与药房的浙江籍员工杜酉康结为夫妻。1910年,杜酉康和秦仪贞前往药品匮乏的兰州,在道升巷口开了家“兰州中外大药房”。
1925年冬,江浙籍共产党员钱崝泉、宣侠父创建了由张一悟、钱崝泉、宣侠父为委员的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以下简称“甘肃特支”)。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是甘肃特支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他们的宣传、教育、启迪和培养下,1926年,37岁的秦仪贞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秦仪贞以兰州中外大药房老板娘——杜太太的公开身份,为党组织传递消息,密送情报,提供后勤服务。甘肃特支经常在她家接头、开会,她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人员联络、警戒放哨、传递情报、筹措经费等任务,为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
1927年4月,共产党员陈宗涛以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妇女部部长的身份在兰州开展工作,秦仪贞积极协助,大力支持,解决了开展妇女工作的经费问题。秦仪贞的人脉极广、人缘极好,总能发动组织许多妇女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11月,兰州的革命形势更趋严峻,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需紧急转移。秦仪贞积极筹钱,沉着勇敢、机智谨慎地应对敌人的刁难和盘问,协助党组织护送同志们安全转移,很好地完成了党交办的工作任务。她擅长四川、江浙、西北等地的多种方言,巧妙地把情报藏到发髻里、鞋袜里、手袋夹层里,多次躲过敌特的搜查;她不会写字,却记忆力极强,能记住多变的联络暗号和门牌标记,数次摆脱敌人的追踪。她时而打扮成贵妇人,时而扮成贫民妇女,大街小巷、商店菜场,都留下了秦仪贞的足迹。
1938年,经中共甘肃工作委员会批准,秦仪贞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她协助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简称“八办”)开展工作,为八办提供药品、赠送大米和白面。她还巧用各种名目,躲避敌人追捕,多次掩护张一悟转危为安,一直到兰州解放。
1966年4月20日,秦仪贞在兰州逝世,享年77岁。秦仪贞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克勤克俭。她对党竭尽忠诚,对同志关怀备至,对群众倾囊相助,她崇高的革命精神,值得人们代代传承、代代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