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立足兰白自创区和试验区科技基础推动我省电子产业加快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字数:1,513
版次:03

民进甘肃省委会


  近年来,我省电子产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电子原材料、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初具规模。2024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全国第13位。兰白两区在电子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
  但在实际工作中,电子产业链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我省有色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储量大、产量高,但初级产品较多,核心技术自主能力较弱,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产业链中研发设计、关键设备、原材料等高端环节受制于人,对整体产业链缺乏掌控力。二是新能源产业作为兰白两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其核心装备是电力电子装备、储能装备,但在新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我省仅提供土地支持,而占建设成本大部分的成套设备、安装施工、运行维护由域外承担,对我省经济的二次贡献有限。三是电子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多数是配套产品,集中于产业链分支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四是高端人才稀缺,企业长期面临人才难招、难留等问题,花费大量资源培养的技术骨干,常常因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外流,导致企业项目推进受阻,研发进程延缓,制约了产业的创新发展与规模扩张。
  为此建议:
  一、夯实能源基地建设,助推关键产业。兰白两区稀土、锂矿、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且拥有充足的风光电绿色能源和广阔的国土空间,为发展电子原材料生产、深加工和新能源生产、消纳为主的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国家产业西迁整体部署,我省电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兰白两区应当根据实际,积极开展接收、消纳、支持、发展、深耕、壮大西迁电子产业企业的工作。积极推动核心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装备、储能装备研发与制造,支持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维护国家新能源基地长久发展。
  二、强化绿色能源消纳,构建算力高地。算力是未来智能社会的核心生产力要素,需要海量的能源支撑。我省庞大的新能源产能可为算力产业提供有力保障,是未来智能社会算力支撑的核心区域。强化算力基础建设既能消纳本地绿色能源,也可以抢占未来算力新高地。智能社会的基石是算力,算力的基座是集成电路,算力应用的血液是能源。储能器件、功率半导体元件为我省的绿色能源提供可靠的电力电子装备解决方案,智能芯片的芯粒技术是封装测试行业提质升能的路径。推动兰白自创区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大力发展储能器件、功率半导体元件、智能芯片等数字智能产业,将串联我省材料、能源、封测及算力产业链,有助于产业间的内循环与正反馈互动,实现行业提质增效。
  三、推动电子产业发展,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有组织地联合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兰白创新区加快构建甘肃中试基地,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发挥各自所长形成合力解决关键技术。建立高效地共享合作机制,提高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运营效率。二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凝聚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力,跨行业跨单位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针对行业急需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联合攻克行业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引入省外高端人才领队,配备省内专家,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内外人才与技术联动。三是利用兰白创新区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结合“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出台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支持数字信息企业发展。加大政府部门对数字信息产业在项目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支持力度;对行业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对口支持方案;组织由宏观经济、财务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构成的专家组进入企业深入考察,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