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八月食藕
2025年08月15日
字数:1,066
版次:Z0415_Print
  “六月莲花,八月藕。”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村南边有一大片荷塘。每年八月,荷塘里的荷叶依旧田田,只是荷花早已谢尽,留下满塘的莲蓬低垂着头。水下的淤泥里,藏着一年中最肥美的藕节。
  记忆中的采藕场景总是热闹的。村里人卷起裤腿,赤脚踏进荷塘,淤泥从趾缝间溢出,凉丝丝的触感让人精神一振。有经验的老把式单凭脚底触感就能辨出藕的走向,他们弯腰摸索,手臂深深探入泥中,忽然一使劲,便拽出一节沾满黑泥的藕来。新挖的藕带着塘泥的腥气,须在清水里反复漂洗,直到表皮显出淡褐色,藕孔里不再渗出血丝般的泥水才算干净。这场景让我想起古书上说的:“藕,莲之根也,多生于池沼陂泽之中,其实甘美,又能解诸毒。”
  藕的吃法最是讲究。清炒藕片要切得薄如蝉翼,下锅时火候要旺,翻炒几下就得出锅,这样的藕片脆生生的,带着清甜。祖母做得一手好糖醋藕,她说糖醋比例是“三勺糖两勺醋”,可每次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尽相同。成菜后的藕片金黄透亮,醋香扑鼻,咬下去外脆里糯,酸甜的汁水在齿间迸开。那些年每到八月,饭桌上总少不了这道菜。
  藕与排骨同炖也是上好的搭配。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藕块渐渐染上肉汤的酱色,吃起来粉糯绵软,能拉出长长的丝来。若是加入红枣、枸杞,汤汁更显浓郁,成了滋补的佳品。古人说“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疴痊”,想来也是尝过这般美味的。最奢侈的是藕粉,要选最嫩的藕节,磨浆、沉淀、晒干,工序繁琐。冲好的藕粉晶莹剔透,加一勺桂花蜜,是上好的滋补品,也是儿时难得的美味。
  藕中还蕴含着生活的智慧与哲理。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与清香,这不正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吗?它默默地将养分储存,在八月献出自己的美味,如同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人墨客们常以藕为题材,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出了荷塘的壮美景色,也让人联想到那深埋在水下的莲藕。藕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纯洁、坚韧和内敛。
  这些年,荷塘少了,野藕更难寻觅。市场上卖的藕白白净净,整齐得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买回家做菜,总少了那股子塘泥的土腥气。前些日子路过城郊,偶然看见一处野塘,几茎残荷斜插在水里。我蹲下身,拨开浮萍,水下隐约可见几节细瘦的藕。这让我想起村边的那口荷塘,如今早已填平,上面盖起了新楼。那些采藕的欢笑声,洗藕时的水花声,还有厨房里飘出的藕香,都随着荷塘一起消失了。
  八月食藕的习俗,不知还能延续多久。那些关于采藕的记忆,正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渐渐模糊。只有偶尔在饭桌上尝到一口藕汤时,才会突然想起,原来又到了采藕的时节。 (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