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释放开放型经济活力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512
版次:03
周 勤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准确把握工业主导型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提升配套服务,完善政策措施,以强工业谋合作、以强承接谋发展、以优环境谋共赢,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释放,为玉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自2021年以来,全市精准对接东部转移企业800多家,累计签约金额3545亿元,落实到位资金532亿元,年均增长20%,累计开工各类项目556个,年均开工各类工业项目80个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达到30%以上。2024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4.7亿元,占GDP66.4%,同比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8.2亿元,同比增长5.8%,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玉门市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连续四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尽管玉门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再加力: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实施要“快”。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加大对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政策倾斜。要抓住国家推动产业西迁的黄金时机,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映在产业西迁承接中用地需要、融资需要等重大诉求,尽快把区域产业转移承接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选择要“配”。要重点承接与本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适配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承接与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东部企业。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并能够形成集聚效应的项目,优先纳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在重大项目立项与配套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因此,要以优势产业为核心,从配套项目入手,围绕优势产业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利用产业链承接转移产业,进而不断完善、延长、扩展产业链。要发挥以商招商作用,承接龙头企业,由其带动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转移。有针对性列出产业配套清单,引进产业链缺失环节,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招商组织要“专”。建议从市级层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构,整合资源、联合招商。组建专业化的招商队伍,进行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对重大项目分级跟踪负责建立一对一、点到点联系机制。承接产业转移要有一本“明白账”,要梳理好本地产业有什么、缺什么、想发展什么,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标准,建立生态环境前置审批标准,甄选承接产业,在承接过程中优化结构。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供给要“足”。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积极与周边高校、职业学校合作,开设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课程,培养本土技能人才;出台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吸引外部高层次人才来酒泉工作;举办招聘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人力资源。
五是承接产业转移政府服务要“优”。建议出台酒泉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商请工信部门协同建立东部省市与酒泉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产业资源转移至酒泉,探索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持续开展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积极贡献我国推动产业转移和沿边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酒泉方案”。要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优化软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简化行政审批,对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用地申请,报建等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做到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投资者排忧解难。
(作者系玉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