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精准发力 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523
版次:03
王 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四强”行动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绿色发展压力较大、产业深度融合不足等突出问题。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国家政策资金持续向西部倾斜,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为此建议:
一、智改数转,驱动产业智能化跃升。一是构建“数字基建+产业生态”协同体系。深化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工程,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向产业集群延伸,重点覆盖龙头企业集聚的园区,打造“核心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协同跟进”的数字化生态格局。二是开展“智能改造+标准引领”攻坚行动。分行业、分领域制定针对性的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能。三是探索“试点示范+区域联动”推广模式。系统总结兰州石化智能工厂、中车兰州机车5G智慧车间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江苏“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做法,聚焦传统产业创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和重点基地,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兰州市、兰州新区与其他市州传统产业园区技术共享、资源互通、联合攻关,整体提升全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
二、精准施策,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一是实施绿色改造项目。聚焦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传统行业,谋划实施一批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构建循环产业链,破解“环保成本高”的难题。二是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应用清洁能源、节能低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建立完善科学的绿色转型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从“被动减排”向“主动创绿”转变。三是加大绿色发展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对开展节能改造、新能源替代的企业给予阶梯式补贴,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碳交易等市场化工具作用,切实加大对产业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
三、打破壁垒,加快产业融合化发展。一方面,推进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制造企业从单一生产模式向“产品+服务”综合模式转型,拓展研发设计、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环节,推动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价值链跃升。另一方面,促进跨产业重组融合。广泛推广云供应、云生产、云销售三大线上协作新模式,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式供需对接。如在食品加工领域,融合农业种植、文化创意、旅游体验等业态;在冶金、有色金属行业,探索与新材料研发、循环经济利用等产业的融合路径,通过要素重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释放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四、抢占先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赛道。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蓝海,立足我省风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光伏组件智能化制造、氢能储运装备、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群。二是科学布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产业。引进建设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枢纽和基地。依托兰飞、万里等骨干企业,先期重点发展飞行器材料制造、关键核心设备生产及维修保障服务产业,逐步向整机制造、管理运营和通感一体化领域拓展。三是拓展传统产业延伸赛道。在石油化工领域,大力推进“减油增化上新”工程,加大医用级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力度;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医学美容、体外诊断等高附加值产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兰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