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学思践悟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5年07月09日
字数:1,827
版次:03

胡绍华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了服务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方向。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牢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和时代使命。作为政协委员,必须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确保政协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核工业基地,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国内领先的核技术科研能力以及“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积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核工业如何发挥“链主”作用,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也是甘肃实现新型工业化突破的重要抓手。
  二、深刻领会省政协部署要求,找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着力点。当前,甘肃核工业已形成以中核四〇四、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为龙头,涵盖铀矿采冶、核燃料生产、核技术应用、核环保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但对照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仍存在产业链条较短、高附加值环节薄弱、创新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例如,核燃料前端产业优势明显,但后端核技术应用、核医疗设备制造等环节尚未形成规模;核科技研发能力领先,但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仍需完善。这些短板正是政协履职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因此,更要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持续发力,推动核技术应用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上加大力度、提升层次。
  三、发挥核工业资源优势,谱写甘肃产业强链新篇章。立足资源禀赋,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甘肃是我国铀资源大省,已探明铀矿储量大,且拥有亚洲最大的铀浓缩基地和国内唯一的核燃料后处理基地。依托这一独特优势,应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能力。一是推动铀矿绿色开发。推广地浸采铀等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化、低碳化铀矿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区。二是提升核燃料产能。加快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扩大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三是深化资源综合利用。探索伴生放射性矿产、稀土等资源的综合回收,延伸矿产资源价值链条。强化科技创新,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工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一是持续攻关“卡脖子”技术。聚焦核级材料、核废料处理、核技术应用等领域,联合兰州大学、中科院近物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协同攻关。二是建设创新平台。争取国家核领域重点实验室落地甘肃。三是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核技术在辐照育种、核医学、工业探伤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深化协同融合,服务全省产业体系升级。核工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需加强跨领域协同:一是“核+新能源”融合。推动核能供暖、核能制氢与风光电储能互补,助力甘肃建设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二是“核+制造业”联动。依托核工业高端装备需求,带动省内精密加工、特种材料产业发展。三是“核+数字经济”创新。建设核工业大数据中心,开发智慧矿山等应用场景。
  四、强化使命担当,以政协之为助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委员,我将从三个方面履职尽责。一是建真言。围绕核工业延链补链中的政策瓶颈、要素保障等问题,联合行业专家开展深度调研,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提案。二是聚合力。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商机制,促进核工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三是强监督。针对核环保、核安全等群众关切领域,通过专项视察、民主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守牢发展底线。
  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立足核工业专业优势,为甘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