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加强政策引领和支持保障 助推企业走出去良性发展
2025年06月25日
字数:1,086
版次:03

王浩宇


  近年来,大禹节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立足“走出去、走进去、引进来”,加快产业全球布局,产品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沙特、哈萨克斯坦、埃及、赞比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并成立东南亚分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中国品牌越来越被世界认可,国际市场也需要中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我们在摸索着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国际市场需要持续开拓,认定好的市场需要做长远规划,扎根市场,久久为功。建议制定我省重点产业走出去的规划,进一步明确我省产业走出去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扶持政策等,支持和保障走出去企业增强足够的韧劲,持续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推动走出去企业“从产品走向服务、从贸易走向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我们刚刚到达中东地区时,走访了大量的中外资企业,听过各种信息,但通过市场分析,我们认为具备发展潜力,因此派驻团队做长期开发,从最初的几千美金到目前的中国模式复制,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是出台灵活性政策降低风险。当前,国际市场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战争、贸易壁垒等政治和政策性风险,还有汇率不稳、外汇管制等金融风险。建议出台一些灵活的政策,给走出去企业提供保障,降低企业对外贸易风险。比如针对汇率不稳、外汇管制等,出台政策支持限定条件下的易货贸易,既能解决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无法收汇问题,又能解决走出去企业资金无法回流问题。
  三是进一步推动建立企业上下游融合平台。走出去企业单打独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上下游融合是联合抗风险的现实和有效的办法。建议组建我省进出口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推动链接省内企业甚至中国企业出口方和进口方的融合,比如农产品进口企业以及农业种植走出去企业与上游种子、农药、化肥、灌溉等企业的统一对接。广泛推动国内企业与对口国家的对口机构以及属地化企业交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甚至产业深度融合机制,实现产业整体模式打包走出去,形成产业闭环模式,共同推动合作项目。
  四是加强国别研究。中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颇大,世界那么大,各地区文化差异更加巨大,要做到入乡随俗。建议组织研究机构、驻外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深入研究我省的重要外贸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在外企业在当地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渠道,积极融入属地文化,尊重当地习俗,依从当地规则办事。只有尊重当地,才能被当地尊重,切忌文化冲突。感情有了,再加上产品质量和技术过硬,企业必定能被当地接受。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