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格桑花开“天险腊子口”
2025年06月23日
字数:2,361
版次:04

汪志


  熟悉中国红色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以少胜多,仅用五个多小时的英勇激战,就攻占了“天险腊子口”,从此奠定了北上延安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
  “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境内,距离迭部县城90多公里,从甘肃兰州经岷县、四川成都经阿坝州若尔盖县、四川广元经甘肃天水、陇南都可直达。“腊子”在藏语里有“山坡、陡峭”的含义,腊子口由藏语“腊子库”演变而来,意思是“狭窄、险绝的山道隘口”。腊子口是川西北通向甘肃南部之“咽喉”和唯一的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当地人称它为“天险”隘口。
  “天险腊子口”为深度切割下的中高山地貌,白龙江支流腊子河穿切侵蚀于峡谷间,这里最高海拔4515米,最低海拔1600米,平均坡度较大,多处山顶则常年积雪。悬崖峭壁间的腊子口河水流湍急,由北向南穿越隘口,抬头只见青天一线,地势十分险峻,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天险门户”之称,当地民谚便有“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之说。整个隘口两壁峰峦对峙,虽然长约不过30米,最近的隘口宽仅10多米,但两面都是百丈高的悬崖绝壁,崖下是滚滚的腊子河水奔流而去,河面上架设有一座木桥,就是通过关卡的唯一道路,行人要过腊子口,务必经过这座木桥。而89年前驻守在“天险腊子口的”国民党守军则在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分点设置了数道防线,尤以腊子口为其防守重点,分别在狭隘的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以4挺重机枪排列在桥头的碉堡内,构成交叉火力网,严密封锁桥头地带。此外,桥东的山坡上更是布满火力点,桥西同样拥有大量的防御工事,在“天险腊子口”的后面,敌军还设置有军火库,随时保障弹药供给,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的峡谷中。
  1935年9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越过雪山草地后,到达“天险腊子口”。16日下午,在毛泽东代表中央下达了“三天必须攻占腊子口”的死命令后,以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为先遣团,与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大昌部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殊死博战,终于在9月17日凌晨3时左右,胜利攻破了由甘肃军阀、国民党新编第14师师长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
  来到仰慕已久的腊子口战役遗址,我不禁惊呼“果真是天险也!”但见周围是崇山峻岭,两山绝壁峭立,中间腊子口河水流湍急,一道狭窄的通道紧贴崖壁。一座小桥(现在是水泥)飞架于河流之上,对岸的碉堡正对来路,真可谓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当年函谷、潼关之险要。在碉堡遗址旁的墙壁上刻有“天险腊子口”“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紧跟毛主席”等字样的宣传标语遗迹,不禁让人回想起9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九月之秋。
  “天险腊子口”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最难打、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这一役打出了红军的军威,充分展现了红军将士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这样的天险,是不可逾越的!”很多年后,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兹伯里重走长征路时站在“天险腊子口”面前发出这样的惊叹,同时也在他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对红军攻破重兵把守的腊子口表达了不可思议的赞叹,他认为腊子口本来是不可能被攻破的——这是人力难以做到的。
  目前,这里已开辟了多处革命纪念的红色景点。国务院将“天险腊子口”列为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在此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纪念碑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寓意1935年9月16日开始攻破天险腊子口。纪念碑背面镌刻着腊子口战役简介和缅怀革命烈士之碑文:“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八个大字。
  2005年,又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供人们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位于迭部县腊子口红色风景区,距腊子口战役遗址仅3公里。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7平方米,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革命文物303件。设有“历史和红色革命文物展”一个基本陈列,展示了腊子口战役前后的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里面有再现腊子口战役的影像资料,其深受诸多游客的青睐和敬仰,每年接待近百万的国内外游客来这里参观学习,是我们了解历史、追忆过去、认识自己的绝佳方式,也是我们足以净化心灵和洗涤灵魂的归宿之所。
  2016年12月,“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如今的“天险腊子口”早已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红色地标。当年的天堑早已变通途,柏油公路穿山而过,省道南北纵横,两边的绝壁山崖上绿树成荫,绿色经济方兴未艾。当地藏族群众无不骄傲地说:“天下腊子口,陇上绿宝石。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英勇的红军将士”。游人至此,可实地凭吊当年红军攻打天险的辉煌历史,并可欣赏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色。
  “峭峰插云一线天,陇蜀千嶂狭道连。秋风夜雨腊河吼,关险防固敌凶顽。绝壁巉岩挡不住,神兵飞下万重山。横扫白军葬深谷,征师高歌进甘陕。”清澈的腊子河,水色碧绿,激流翻腾,白浪若奔,泻门而出。四周遍山苍翠,古木参天,格桑花开,山花烂漫,百鸟争鸣,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旅游观光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游览红色“天险腊子口”,虽时光已逝,但望着腊子口河两岸的崇山峻岭,耳边似乎传来隆隆的炮火声、密集的枪声以及红军战士奋勇杀敌的呐喊声,它们回荡在空旷的峡谷中久久不能散去,仿佛能穿透历史的尘埃,带你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必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绝不能忘记。而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常有游客敬献鲜花、驻足追思,人文景观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比,多了一份沉稳,十分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