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兰州老年大学的书法教材
2025年06月23日
字数:1,083
版次:03

赵大泰




  《张美如隶书双钩帖》是清代武威县进士张美如的隶书作品,扉页收录有兰州名士刘尔炘的题跋。题跋并非刘尔炘原迹,而是由字帖编写者转录的。题跋之后,编写者进而交代了这幅作品的来源,以及制作成兰州老年大学书法教材的过程。
  是册原为书屏,其后代保存至今未失。爰以双钩本携兰拟求出版社印刷公之于世,其时为文革后期,百废待举,尚无暇顾及此也。余于友人处见之,叹为精绝,乃花五昼夜双钩成册,以备临池之用。
  余细观是册,其结体似曹全,而精密过之。然汉碑剥泐(lè 裂开)甚多,临池者每多不得古人用笔之意。是册用笔结体兼美绝伦,可为习汉隶者之参考。余暮年任老年大学书法教学,不敢自秘是册,故求人印若干册,以供教学参考之用。他日如能将原迹出版,则胜此册多多矣!
  戊辰冬月洮阳山人于金城古郡。
  字帖原是书法条屏,主人的后代保存至今。文革后期,做成双钩本拿到兰州想要找出版社印刷以公之于世,但因为时局原因未能实现。编写者在朋友处见到后,大为惊叹,便花五个昼夜双钩成册,以备临摹。编写者晚年在兰州老年大学教授书法,便将双钩册印刷若干,作为教学参考教材。
  这段文字末尾落款为“戊辰冬月洮阳山人于金城古郡。”刘尔炘题跋的戊辰年是1928年,结合“文革后期”“老年大学”等内容,可知这个戊辰年应该是1988年。那么这个“洮阳山人”究竟是谁呢?
  经过求教于兰州文史专家、书法家王文元先生,这个“洮阳山人”正是兰州著名书法家何裕先生。何裕(1921-2015),甘肃临洮人,字聚川,晚号竹节馆主、洮阳山人。曾任兰州医学院教授,甘肃省政协六届委员,甘肃诗词学会理事,甘肃省老年大学书法教授,兰州市老年大学书法系系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甘肃分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何裕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1948年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后任教兰州大学中文系,后转至兰州医学院为教授。他师从名家,广涉甲骨、金文、汉简、敦煌写经、汉魏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迹,文、史、哲、美、医诸学科兼习,知识面广博,书法功力深厚。
  何裕先生对于张美如的这件隶书作品的评价是“其结体似曹全,而精密过之”“用笔结体兼美绝伦,可为习汉隶者之参考。”他殷切期盼作品的原迹能够公之于世,“他日如能将原迹出版,则胜此册多多矣!”
  张美如的这件作品,不仅是书法精品,还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寿序佳作。文章题目为《例封文林郎豫堂先生六十有三德寿序》,作者是张美如同乡武威县进士张兆衡。文章末尾署名有张岳崧、姚远之、龚守正、秦维岳、尹世衡等五位进士,皆是清代乾嘉道时期的名流。“豫堂先生”63岁大寿有如此排场,他究竟是何许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