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对甘肃地质工作的援助
2025年06月23日
字数:1,529
版次:03
刘志宏
彼·扎古敏聂依在甘肃省地质局工作的时间最长,有将近3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几乎跑遍了甘肃省地质局的所有野外地质队和重要普查勘探区及矿点。一共提出书面和口头建议192条,绝大部分是有关普查找矿、矿点检查以及进行室内地质工作方面的。1957年,他根据自己在祁连山地质队工作时的调查和研究,与尼·科·谢尔巴科夫合作完成了《祁连山普查找矿重点》一文。系统地阐述了祁连山地区的地质特点,以及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的重点及方向,对当时指导祁连山地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执笔编写了1957年祁连山地质队年终地质报告,审查修订了祁连山地质队各分队的年终报告和1958年设计任务书。为教会地质人员编写地质设计任务书,他对祁连山地质队2分队的全部地质设计任务书进行了示范性的编写,对地质设计任务书编写中应注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讲述,并指导地质人员进行了1:100万比例尺的祁连山北山综合地质图的编制工作。1958年10月他担任甘肃省地质局的顾问后,审查了省局所属各野外地质队1959年地质设计任务书。并提出了许多有关普查找矿、勘探方法、取样方法、工作区的选择、编写设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959年他到甘南地质队检查指导工作时,发现原始地质资料比较混乱。为此,他建议编制了各种勘探工程制图规范草图,使全队各工区、各分队的图件全部规范统一。
金川铜镍矿床的勘探一直是在苏联地质专家的关注和指导下进行的。彼·扎古敏聂依1959年2月17日完成的《对白家嘴子铜镍矿点的观察结果及建议》,提出白家嘴子铜镍矿在空间和成因关系上都是与产在区域构造中的超基性岩浆岩有关,而且超基性岩非常发育,对硫化矿形成非常有利。并指出在西北矿段扩大矿点两侧范围,并向深部追索与区域断层有关构造中的工业矿石的产状;在东南段进行对新矿体的检查工作,而同样要在矿点西北部的侧翼进行普查工作,并搞清区域断层内的超基性及基性岩浆中的矽酸镍。为寻找新的具有工业价值的铜镍矿体,他还在《对白家嘴子铜镍矿点的观察结果及建议》一文中,建议进行一些必要的地质工作,以获得足够的对矿点进行评价所必备的地质资料。为此,他从18个方面,对白家嘴子铜镍矿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地质部专家组组长M·契霍维奇1959年6月到白家嘴子铜镍矿考察后,在肯定甘肃省地质局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对白家嘴子铜镍矿地质研究程度差、化验工作落后等情况,提出了他的一些看法和意见。1959年9月,乌·弗·别斯巴洛夫考察了白家嘴子铜镍矿后,对今后如何进一步进行工作,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1960年2月,斯拉斯杜申斯基考察白家嘴子铜镍矿后,就地质矿床、原始资料编录、工程部署等方面,指出了许多问题,同时,也对这个矿的进一步勘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并指出,白家嘴子铜镍矿根据现有资料,已经可以列为大型矿床,而且很快将成为一个特大型矿床。M·契霍维奇和潘捷列也夫对白家嘴子铜镍矿的勘探设计建议,大大加快了这个矿的勘探速度。其中M·契霍维奇在金川镍矿的一项建议,就节约资金10多万元。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1958年甘肃省地质局在进行酒泉钢铁公司供水水源地勘察时,当时采用了苏联水文地质专家阿加比耶夫根据储量计算,应在北大河至嘉峪关地段增加7个钻孔、动态观测应包括所有孔泉和在北大河两岸增加观测孔、以及在适宜地点采用离心泵的建议,因而比较精确地计算出了嘉峪关剖面地下水的动态储量,保证了酒泉钢铁公司的需水量。
另外,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矿、地质测量、区域调查、实验测试、钻探施工、地质科学研究等方面,苏联地质专家也对甘肃地质工作进行了帮助和指导。1960年8月以后,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紧张,苏联地质专家全部撤离。但是,援华苏联地质专家在甘肃省的地质找矿史上,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连载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