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二月二龙抬头
2025年06月23日
字数:868
版次:03
马同人
永登县苦水街村“二月二龙抬头社火”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明朝以前,苦水街村东有一条状如巨龙的山岭,保佑庄浪河川风调雨顺。明朝朱元璋军师刘伯温斩断龙身后,庄浪河川灾害不断。自此兴起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的习俗,社火一闹,庄浪河川一派生机,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根据气候农时,春节社火时苦水正值春耕时节,二月二春耕结束,引水灌溉,开始祭龙闹社火。独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不仅当地群众齐心参与,还吸引成千上万的周边乡村群众、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前来观看。
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自正月二十日左右的春官发开始,准备道具,制作灯笼,修复设备,购置服装,聘请艺人,安排节目,布置场地,清洁卫生;从正月三十日下午开始栽杆,举办踩表仪式至二月初三共三天三夜的演出,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每天上午是文艺演出,下午为社火表演,晚上为龙灯会表演。二月初二的社火表演由高高跷、秧歌、腰鼓、扇舞、太平鼓、铁芯子、舞龙、舞狮等项目组成,由村民自编自演,独具苦水地方文化特色。
苦水街村分北街和南街,长近一公里。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分南街社火会和北街社火会,有南北两街斗社火的习俗。社火表演时,北街社火队向南行进,南街社火队向北行进,在街道中心交汇,高高跷的惊险刺激,太平鼓的惊天动地,街头小品的诙谐幽默,舞龙舞狮的精湛表演,腰鼓队、大姐队、秧歌队、舞蹈队、铁芯子、竹马子、牌灯、滚灯的精彩表演,互相竞争,各显精彩。窄窄的街道,两边人头攒动,观众数以万计。南北街社火队分别到对方街道,稍事休息后,原路返回,表演随即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荟萃和展示,苦水街村非物质文化项目就有7项,其中,高高跷、太平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铁芯子、二月二龙抬头社火是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特别是高高跷表演,以传统戏曲人物为内容,跷长3米,人踩在上面一般在5米左右,故称之为高高跷,表演中表演者手拿道具,表演各种动作,惊险刺激,为民间绝活。2008年,苦水街村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包括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科学保护、传承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