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故乡的豆焖饭
2025年09月24日
字数:1,460
版次:04

张红华


  秋天来了,瓜果飘香,秋味浓浓,我又想起了故乡的秋天,还有母亲做的豆焖饭。我们窝住在城中许多年了。我们也许多年没有吃乡村的豆焖饭了。那种喷喷香的味道,让人深深地怀念。吃柴火焖豆饭,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让人对故乡的广袤无垠的大地,滋生一种温柔以待的情怀。
  那个时候,乡村的生活普遍很贫寒,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吃一顿肉就像过年了,一家人喜气洋洋,吃得非常隆重。母亲却总是高高兴兴地说:“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怕弄不好生活?土地待人真心得很,你种什么,它就给你长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幸福快乐,它就给你长幸福快乐的好东西。”
  那个时候,刚刚分田到户。我们家田地的边边角角都被母亲种上了兰花豆、豌豆、黄豆、蛾眉豆等。
  那个时候,我很贪玩,总是在田野中四处游荡,疯玩。母亲就扯着嗓子喊:“红红哟,快来帮我挖地。”母亲的声音,在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下,飘飞得像白云一样安逸,空灵悠远,像灿烂的阳光一样芬芳,格外地有震撼力。我就乐颠颠地跑过绿意盎然的田野,去帮忙母亲挖地。母亲不像别人家的妈妈那样为了让儿子好好学习考大学,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孩子玩,好像别人家的孩子会影响了她儿子考上大学了。母亲说:“学习要努力,不过也要学会劳动播种,人不可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土地天生就是养人的,只要不好吃懒做,就可以人模人样地活得体体面面的。”
  那个时候,母亲教导我懂得了劳动是光荣的。人只要学会了劳动,就可以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应该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个时候,我喜欢读文章,诗歌散文小说,什么报刊上的文章,都读得有滋有味。母亲和我在故乡的高大虬枝的老槐树下,边吃豆焖饭,边说说笑笑,无忧无虑的。母亲从来不让我有压力。母亲说,人活在世界上,有豆焖饭吃就已经很幸福了,何必去吃山珍海味,搞浪费,还容易得怪病。母亲说着话的时候,古色古香的青砖瓦屋就散发着纯朴淡然的香味。槐花树上一团团洁白的槐花,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甜美了岁月日子。
  母亲看见了我边吃豆焖饭,边看书,便说:“儿啊,你这样爱读书,那你也写文章发表呀?说不定上天就是赏你吃这口饭的,因此你天生爱读杂书。”我欢呼雀跃起来了,大声豪气地说:“那我就写书,也写文章发表,赚稿费。”那个时候,母亲早就打听到了,发表了文章,会有稿酬汇款单寄来。
  从此以后,我就开始写文章投稿了。我小小年纪,就经常托乡村的邮递员帮忙邮寄稿件给那些报刊杂志社。许多的日子,我总是眺望着邮递员拿着我的信件,在一串嘀铃铃的自行车声中,渐行渐远。有许多时候,我也会高高兴兴地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静静地眺望着远方,希望可以等邮递员叔叔带着远方的好消息来。可是很多时候,我总是败兴而归。母亲就让我去帮她采摘豆子,说写完了,投完了,就去劳动,把投稿的事情忘了,说不定有朝一日发表的好消息就来了。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劳动,就忘记了发表与否的烦恼。当我坐在槐花飘香的日子中,吃着母亲的豆焖饭,就感觉到了美食的滋养,让我把投稿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日子,我的文章真的发表了,还寄来了80多元稿酬。母亲欢天喜地,又做了我最喜欢的豆焖饭,那顿饭尤其香甜可口,幸福快乐的源泉也开始在我心中流淌成低吟浅唱的小溪流,滋养着我当作家的梦想。
  许多年过去了,我如愿以偿成了作家。我总是深深地怀念母亲做的豆焖饭,许多次我梦见自己和母亲一起抱着收割的兰花豆、豌豆等,幸福快乐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岁月悠悠,人生淡美。我打算回故乡,去母亲种过的那些田地中,播种豆类,播种另一种幸福美好,让自己凡事想开点,淡然处之,拥有怡然自得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