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
2025年09月10日
字数:1,292
版次:03
王 为
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是我省重要的“国字号”科创平台,既是撬动创新赋能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应更好发挥两区平台作用,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此建议:
一、紧盯国家战略,立足省情实际开展技术攻关。以“双碳”目标、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和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业等我省产业优势为主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我省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产业,建立“产业需求清单”,锚定技术瓶颈,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定向攻关。
二、设立阶梯式成果转化系列平台和配套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环节,但当前普遍存在转化率低、资源分散、供需脱节等问题。建议按照产业链构建阶梯式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分层推进、多维度协同,打通“实验室——市场——产业”全链条,提升转化效率。以生物医药产业链为例,建议以兰白自创区为成果转化核心枢纽,推动全省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建立技术孵化平台——应用开发平台(0→1阶段)。在兰白自创区设立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配备实验室、共享仪器设备;设立专项孵化基金并引入第三方CRO(合同研发组织)机构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中筛选出早期生物医药技术,如新靶点药物、基因治疗等,提供概念验证和小试支持。二是建立中试放大平台(1→N阶段)。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高校在产业园区共建中试基地,配套中试鼓励政策和产业基金,进行产品中试放大。三是建立产业化落地平台(N→量产阶段)。在产业园区建设定制化厂房,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或许可转让方式承接成果,推动完成中试的产品规模化生产,在产业园区内完成产业化落地。
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特色资源与高校特色学科的耦合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比如,耦合甘肃巨化的特色氟资源和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有机氟化学学科。在玉门建设硅氟新材料生产基地的巨化集团是国内氟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氢氟酸等氟化学品为危险化学品,运输和使用要求高。依托巨化特色资源和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机氟化学优势,在甘肃巨化旁打造专业化的氟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做大做强“萤石——氢氟酸——有机氟化物(有机氟新材料和含氟医药中间体)”产业链。
四、探索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机制,形成长期、深入、定向的合作。除传统的共建实验室模式外,可创新合作模式,由双方共建独立法人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这类机构应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用创新模式运行,在成立之初就做好顶层设计,对高校知识产权占比、知识产权再开发占比、转化定价、转化收益分配、高校专家工作量认定与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设计好解决方案。新型研发机构以企业提供运行经费为主,高校专家和企业工程师团队以兼职加入具体项目组,共同开发转化项目,促使技术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企业反馈更多的转化经费和奖励,形成良性循环的转化模式,拉近科研与产业的距离,做到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解决技术成果转化“两张皮”的问题。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民革甘肃省委会副主委,兰州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