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深化创新变革 破解制约瓶颈 全力推动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09月10日
字数:1,371
版次:03

马国开


  我省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富集,经过“一五”“二五”及“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建设,逐步构建形成石化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体系,至今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但相比发达省份,我省传统产业还存在产品比较低端、创新活力不足、竞争能力较弱等一些短板弱项。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期,全力支持传统产业“三化”改造,着力推进“两业”融合,积极促进“三个转化”,推动传统产业深度变革。为此建议:
  一、大力支持“三化”改造。坚持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再加力,在落实好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探索设立专门工业技改基金,重点支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协调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授信额度,为重点产业改造项目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加大技改设备更新或研发投入,并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设备更新上再加力,全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推动镍、铁、钛等核心产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延伸。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慧供应链管理建设,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构建良好发展生态。聚焦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重点产业,加快实施节能低碳绿色技术改造,探索构建重点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加快提升节能低碳技术服务能力。
  二、大力支持“两业”融合发展。坚持把传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积极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全力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在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协同开放以及协同研发、联合设计、外协加工、流程外包等专业化服务领域,与上下游服务商深度合作,不断完善涵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生产和下游品牌管理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布局专业化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物流、邮政快递、现代金融、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数字供应链等生产性服务业,创建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行业性、专业性创意设计园区,增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提升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水平。
  三、大力支持“三个转化”。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不竭动力。一是推动技术能力转化。瞄准传统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瓶颈,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力推进前沿材料、冶金、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动前沿技术突破,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科研由跟随向引领转变。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各市州传统产业布局,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大力推进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由实验向生产转变。三是推动创新主体成果转化。以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宝汉天工业母机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牵引,鼓励链主企业发挥技术供给、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培育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由小众向普惠转变。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金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