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南章林 陈雪梅
近年来,永昌县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委员工作站+”工作模式,深化委员工作站之间的“站站”联合及委员工作站与委员工作室的“站界”联动,与县级民主党派的“站派”联系,构建起密切协作的工作体系,将委员工作站建设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载体、服务群众的阵地、民主党派履职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委员工作站规范有序运行,成绩可圈可点。
“站站联合”实现成果共享、经验互鉴
县政协结合社区、乡村特色,积极探索政协助力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精心谋划打造“一站一品牌”,目前已打造“‘政’在出发、‘协’力同行”“群众说事室”等协商议事品牌,搭建“屋场恳谈会”“大树议事厅”“院坝协商会”等多元化协商平台,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好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全力促进委员工作站工作再推进、再总结、再提升。“委员工作站+委员工作站”,即是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方式,组织各委员工作站开展工作交流或主题活动,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今年,已组织10个乡镇委员工作站进行现场交流取经,展示工作成果、探讨对策建议,在互比互学、互评互促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站界联动”实现功能拓展、服务延伸
“委员工作站+委员工作室”使委员工作室履职触角得以延伸,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移动工作室”;委员工作站平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工作室在委员工作站的支持下走村串户,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捐资助学、扶贫济困、送文化下乡等各类公益活动百余场次,打通了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例如,水源镇委员工作站联合卢德委员工作室开展养殖补助政策解读、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培训,提供丰富的科学养殖服务,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连续几年“站室”联合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用心用情服务社会,赢得了群众赞誉,实现了联系活动有广度、服务群众有温度、帮扶工作有力度。
“站派联系”实现活动联合、优势互补
为突破界别、层级和身份限制,县政协通过“委员工作站+民主党派”,积极拓宽与县级各民主党派联系交流的渠道,引导委员跨界别、跨区域联动履职,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河西堡镇委员工作站与民盟永河支部联合在深度协商议事后开展医疗政策解读、义诊等服务活动,既有效解决了百姓身边事,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名医专家的贴心服务;城关镇委员工作站与民革永昌支部联合围绕公共下水管道堵塞、居民生活用水水压低等问题协商议事,并开展民族政策宣讲、为杏产业销售穿针引线等为民服务活动,让群众享受到了实惠。今年以来,委员工作站与县级各民主党派已联合开展服务群众活动1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上千人次。
县政协通过“委员工作站+”工作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引入基层一线,凝聚共识助力民生实事落实,发挥出了1+1>2的履职成效,实现了委员工作站功能拓展、委员工作室服务延伸、民主党派履职平台搭建、群众协商议事积极性提升等多重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永昌县政协将一以贯之锚定委员工作站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推动委员工作站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走深走实,奋力书写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