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桃苏姜茶里的夏天
2025年08月27日
字数:1,029
版次:04

欧阳凝芳


  教我茶道的小东老师,最近在朋友圈帮乡下父母卖起了桃子。看着她天天更新,展示奉化老家桃园和父母朴实的劳作,这满屏的广告,竟没让我感到一丝厌烦来。尤其有意思的是,她用自家桃子,结合茶道,做了一道特别的桃苏姜茶——夏天,多半是苦的,但总有人能在苦里寻出点滋味来。
  朋友圈里,她父亲弓着背在桃树下忙碌,镜头一转,是她母亲挑着沉甸甸的塑料桶,沿着田埂小路缓缓走着,桶里盛满了色泽诱人的桃子。远处天蓝云白,山青树茂,满是恬淡的田园意趣。想来小东老师老家的院子里,紫苏该是随处可见的寻常物;新嫩的仔姜,怕也是她母亲从菜地里随手就能摘来的吧。
  这些最普通的乡土风物,到了小东老师手里,就成了另一番天地。
  桃子白里透红,被细心切成月牙片;紫苏洗净了,静静晾在一旁备着;仔姜也切成透亮的薄片;红茶是她随手从茶柜里取出来的,带着些不经意的随性。这几样整整齐齐码在白瓷盘里,等待着调制烹煮。
  将桃和姜片放入壶中,水滚了,冲入茶叶、紫苏。稍等片刻,茶汤渐渐染上琥珀色,桃肉的粉白、紫苏的紫青、生姜的浅黄,混着红茶的褐红,在透明的壶中慢慢融成一片。镜头里的小东老师,一身素色的棉麻衫子,动作娴熟又安静,壶起杯落,带着茶人特有的沉静。此时的她,与照片里那个包着层层防晒衣、戴着大草帽,跟在父母身后,在奉化七月的桃园里弯腰拾桃、汗透衣背的身影,像是两个人,却又分明是同一个人。
  煮好的茶倒入精致的玻璃杯。小东老师冲好一杯,她在视频里举起那杯酿好的茶,脸上带着水蜜桃似的温柔说:“尝尝看,一杯紫苏姜茶,消暑又田园哦。”
  是啊,桃子的清甜、紫苏的独特香气、生姜的微辣和着红茶的醇厚,这一口下去,身上的暑气大概就散了多半。
  看着她在桃园里帮父母摘桃的相片,再看看这杯精心调制的茶,我明白了。她卖的何止是桃子?她在苦夏的忙碌里,把父母汗水的滋味、田地的实诚,连同自己在茶道里悟出的田园诗心,一起酿进了这杯桃苏姜茶里,寻来一段闲适惬意的消夏时光。
  确实,这一盏桃苏姜茶,不是什么名门正派,也没什么古法可循。不过是山里的果子、院角的草、灶头的姜、壶里的茶,被整齐归置到了一块儿。
  汪曾祺先生说过,夏天的好,在瓜棚豆架,在蝉鸣蛙叫,也在这些不起眼的吃食里。紫苏桃子姜茶就是这样,没什么稀罕,却藏着品味日子的讲究和情趣。
  一杯饮罢,口齿留香,心头会一片澄明:对抗溽暑、调和身心的智慧,不在什么贵重之物,而在这俯拾皆是的风物里,在懂得珍惜与调和的心意中。
  但愿,有一天,我也能亲手熬制一杯桃苏姜茶,将夏天的滋味,好好封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