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泛参与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深入推介特色文旅的建议
2025年07月30日
字数:1,259
版次:03
娄金华
近年来,张掖市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4415万人次,游客旅游花费308亿元,分别增长12.9%、45%,旅游呈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良好态势。张掖市积极参与中国会奖旅游目的地城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甘肃河西走廊旅游宣传联盟、河西五市旅游联盟、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积极开展联盟政务活动、文旅推介、合作签约等活动,与周边城市携手打造“河西走廊”旅游品牌,大力推动丝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目前有31个国家76个城市,甘肃省仅敦煌市为创始会员城市。省内其他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在广泛参与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活动、深入推介自身特色文旅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与国内知名丝绸之路旅游城市相比,品牌独特性和吸引力还不够突出,缺乏有效的品牌整合与统一推广。二是丝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我省自身丝路文化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的系统性研究不足,文化内涵解读浅显,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文化体验。三是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不够深入。在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框架下,与其他国内外城市合作尚浅,未深挖资源,协同不足,限制了我省丝绸之路旅游发展。对此,建议:
一、强化品牌塑造与整合营销。一是整合省级文旅、宣传等部门力量,联合专业品牌策划机构,深入挖掘省内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旅资源核心价值和独特卖点,形成全面涵盖甘肃特色文旅资源,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和辨识度的“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旅品牌形象。二是借助国家、省级新闻媒体及国内外较大社交媒体平台精准投放文旅宣传片、短视频,邀请专业旅游媒体团队、知名主持人、艺人、文化学者等参与制作高质量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旅专题节目或网络综艺,吸引更多人群关注和参与。三是引进联盟国际论坛、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积极组织参与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大型旅游推介会、文化交流、体验互动、考察踩线等活动,提升甘肃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国际影响力和魅力值。
二、深入挖掘丝路文化内涵。一是推进文化、教育、科研等多部门协同合作,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民间学者深入开展丝路文化系统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二是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将省内丝绸之路各遗产点的文化内容系统性整合串联,打造丝路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空间,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三是支持并推动河西走廊博物馆及张掖博物馆群项目建设,共建河西走廊博物院,推进丝绸之路非遗综合体落地实施,依托河西走廊文化资源打造活力充盈的国家级丝路文化产业片区。
三、深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一是加大我省文旅产业对接交流,推动省内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与省外、国外知名丝绸之路旅游城市深度合作交流,整合串联现有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自然等资源,共同开发打造区域性跨国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产品。二是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发挥四省十二城等跨省区域旅游联盟功能,实现跨省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三是推动省内河西五市、沿黄四市、陇东南五市深化联盟合作,培育旅游新业态,提升综合效益。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员会常委、张掖市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