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打造“培黎工坊”国际职教品牌 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25年07月30日
字数:1,119
版次:03

张国珍


  近年来,我省依托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资源优势,通过打造“技能甘肃”,构建起契合区域发展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国家第二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面向中亚、西亚“职教出海”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坚持把打造“培黎工坊”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职教出海”和教育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省在塔吉克斯坦、新西兰等国已建成4个“培黎工坊”、9个孔子学院、16个岐黄中医学院(中心),推出了一批以兰州牛肉面、敦煌文化、石油化工等具有甘肃特色的“小而美”职教出海项目,为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培训技能人才2000余人,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教分盟为依托,与30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但也要看到我省在高质量推进“职教出海”和打造“培黎工坊”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政策集成和部门合力还需强化、队伍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培黎工坊”国际知名度不高、“小而美”项目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建立“职教出海”协同工作机制。强化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政策协调、部门协同、定期会商、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促进“职教出海”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搭建“政、校、企、行”融汇融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平台,建立健全人员出境、境外投资、资产管理等政策保障体系,推动解决国有资产“走出去”等政策瓶颈问题。
   二是着力打造“培黎工坊”国际职教品牌。借鉴“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班墨学院”等国际职教出海品牌经验,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质量监控、智库建设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我省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品牌建设。出台“培黎工坊”培育建设特殊支持政策,争取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职教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把培黎职业学院打造成“中国和新西兰职业教育合作典范”“中国职业教育国际院校典范”。统筹外宣、外事、国资等部门和“走出去”的企业力量,依托“友城”等全省对外开放优势资源,建立职业院校随商随企、同频共振的“出海”模式,举全省之力包装打造,将“培黎工坊”建设成为甘肃“职教出海”的国际品牌。
  三是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支撑服务能力。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市场调研,掌握不同国家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定向培养、精准输出具备双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打造高层次“一带一路”职教出海研究智库,联合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开发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职教课程资源包等,支持职业院校与甘肃本土企业联合实施国际合作运营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最大限度发挥甘肃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支撑优势。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