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盛夏 浅喜岁月
2025年07月21日
字数:1,157
版次:04
张勇
夏有各种面孔,每个面孔都是一团热气,蒸腾着上升,蒸腾着回旋,让你百转千回,释怀不了。
大暑意味着一年的时间过半,这是万物都在苦苦煎熬的夏天。当我们迎来酷热难耐的大暑,恰恰意味着秋天已经上路:“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濡染了多少读书人的审美,意境和心境相互衬托,唯美的荷香让消夏多了一份淡然和宁静,少了一份浮躁与隐忍。
但是和故乡坑塘里的荷花相比,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故乡的坑塘总藏着一份对时光流转的回忆,还有抹不去的童稚童真,牵盼着丝丝缕缕的往事如烟似幻。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小暑之后的大暑,热量更高,雨量更大,湿热交蒸达到顶峰,炎炎夏日充满了勃勃生机,可谓“荷风拂暑意,蝉鸣草木茂。”生活在秦岭淮河一线,恰好居于南北交界之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故乡民间素有“黄鳝、莲藕、绿豆芽”的小暑“三宝”之说。
小时候记得清清楚楚,门前的小坑塘长满了荷叶,泡到水中吃饭也是常事,有时候冒险想游到深处,呛几口水也会心有余悸,但是仍然躲不过远处坑塘的诱惑。亲水戏水是夏日避暑之最佳选择,有条件的去海边冲浪,享受夏日带来的激情和速度,展现这个时节独有的盛景,让人艳羡。
因为淤泥较多,在天气干旱水位下落的时候,小伙伴们就会踩在坑塘里捕捉到很多的鲫鱼、白鱼条,沿着村路去上学,路两边的沟沟渠渠也特别惹人喜欢,泡到水里真是一种乐趣,里面有泥鳅、黄鳝和河虾,抓到会高兴得直跳,偶尔也会因漏走了一条而遗憾不已。
如今这里的沟沟渠渠都被铺平,变成了一道道整齐漂亮的街道门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和日常。童年最爱的泥鳅、黄鳝、河虾和菱角,存留在遥远缥缈的记忆中,越行越远,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尾巴。
当绿豆成熟的时节,成年累月忙碌的母亲会找来一口带着年代感的釉子瓮,将精心挑选的绿豆泡入大瓮中,用桃木锅盖覆其上,两三天后,绿油油、白生生、胖嘟嘟,油光发亮的绿豆芽会兴致勃勃地探出头来。当红油烧得滚烫时,放置碾碎的蒜泥、葱花,然后倒入绿豆芽翻一翻,最后加上米醋,脆爽甜酸,是故乡家家户户都能烹制的一道小菜,用来招待客人,易操作又显得特热情。
是呀,故乡的童年也是舌尖上的,从春天到冬天,让人眼花缭乱。
一场雨后,炎炎夏日的蒸腾一下子就凉爽下来,让人有回到秋天的错觉感,恍若跨越季节之幻。雨后的坑塘最是热闹,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好似一场音乐会。
手工割麦是70、80后永远的回忆,农人起早摸黑,抢收抢种,往往小麦上午刚收回一大架子车,下午就去趁着田地有墒赶紧播种花生、玉米,或者忙着给红薯插秧,“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顶半年。”这大概是对农忙季节最生动的注释了。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大暑过后,我们迎来的便是稻花香里的丰年,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秋天。大暑过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自满满的收获,这让人怎不心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