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牧草与麦浪的交响
——评《交融 交汇 交响 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
2025年06月16日
字数:1,148
版次:03
 

胡文平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欧亚大陆存在着两种文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它们的分界线主要在北纬40度左右。这些文明之间的相通,创造了无限的奇迹: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奇迹之一,就是长城。
  巍巍长墙,绵延烽燧,长城作为安定与和平的保障,赫赫丰功,永昭史册。
  《交融 交汇 交响 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就是在长城宏大的背景之上,展开的一部以独特的多元视角描绘的民族团结的史诗。以长城为平台,以文物为载体,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是一个范例。在祁连雪山之下,在茫茫戈壁之中,嘉峪关见证了各民族之间共生、共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这部书中,长城既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还是中国版图一体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历史见证,而且还是连接丝绸之路东西两端和黄河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另一方面,长城绝非阻断与其他民族、国家交往的障碍;相反,长城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
  该书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故事,诠释了长城的内涵:长城形式上是军事的,实质上却是文化的,其斑驳的墙体、残缺的烽燧,无一不是文化的象征。当古老的长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历史又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它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有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顽强不屈、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守望和平的精神内涵。
  该书依托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把蕴含民族团结故事的文物一一解析,从历史背景、文化影响、动人故事等方面,使博物馆沉静的文物成为活生生的民族团结案例和教材。
  在这部书中,鲜活生动的文物,无不见证了中华民族血肉一体的光荣与梦想。该书科学地论证了长城内外各民族在团结融合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无论是河西归汉,文明共融;也无论是魏晋南北朝、辽金统一北方时期,还是元、清统一全国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原文化,同时,游牧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也影响和充实了农耕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部书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长城并不是一座单纯的墙体,而是各民族文化产生、发展、融合的孵化器。在嘉峪关长城内外,有很多鲜活的民族间团结奋进的故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嘉峪关历史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照出的是中华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相濡以沫、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深情,全书故事精彩,诠释生动,透过一个个有着岁月胞浆的文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不断成长、不断壮大、不断发展的身影!令人目不暇给,遐思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