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天境昌马湖
2025年06月11日
字数:896
版次:04

马书忠


  在祁连山北麓,昌马湖如同一颗镶嵌在戈壁边缘的蓝宝石,蓝的几乎不讲道理,连蓝天都有些嫉妒了。
  初到昌马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刻。正面横书“天境”二字,下方小字为“天之境界、世之净土、人之静地”。背面竖刻“昌马湖”三字,并题诗一首:“天马西极来,将军腾踏去;出入百万中,犹思梨花情。”诗句气势磅礴,情感缠绵悱恻,令人深切感受到昌马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传昌马为唐代名将樊梨花饲养军马之地。令人不禁想到当年樊家军醉卧沙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保家卫国的场景。
  昌马湖的神秘,藏在不远处的石窟中;昌马湖的胸怀,展现在广阔的草原上;昌马湖的韵味,则体现在湖边的景观中。
  清晨,薄雾轻笼湖面,成群的野鸭在芦苇丛中穿梭嬉戏,溅起串串晶莹的水珠;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将湖水染成一片金红,与天际的晚霞交相辉映。湖畔散落着几处古朴的村落,土黄色的夯土墙与青灰色的瓦顶,在炊烟袅袅中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踏入昌马湖,五官仿佛都被唤醒。眼睛看到的是美景,鼻子嗅到的是气息,耳朵听到的是鸭鸣,口中谈论的是心情。昌马湖似乎早已为文人墨客做好了准备,若你不够用心,或许会错过这场美妙的邂逅。
  时值盛夏,天旱少雨,昌马湖进入涸水期,湖面水位比往年下降近半。湖周围板结的沙滩巧妙地勾勒出各种形状,宛如地图,又似互联网。走在上面,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踩在脆脆的饼干上。漫步半湿半干裸露的湖面,脚感软糯,仿佛在凉粉上行走,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若兴致所至,还可以弯腰捡起树枝,在湿地上留下自己的签名。
  临湖而立,举头望山,低头看水。湖水湛蓝,清澈见底,水天相融,浩瀚宁静。湖面绿树倒映,湖畔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成群,一派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极目远眺,山色黑白分明,黛色的山峦如水墨画卷,白色的山峰似梦柯冰川。
  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深刻:湖底三棵造型各异的树根并排而立,树根前是两位身着红白相间衣裙的美女背影,前方则是蓝天白云与湖光山色。我常问自己,那树根是樊梨花将军牧马时种下的吗?是千年胡杨林的遗存吗?还是艺术家根雕的灵感来源?或许都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昌马湖,我禁不住想大声呼喊:天境昌马,灵韵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