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小香包“绣”出新时尚
2025年06月09日
字数:1,909
版次:03

唐镜涵








  初夏时节,天光漫过云层的缝隙,在庆阳市西峰区的巷陌间洇开一片碎金。赭红色的门楣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牌匾在光影中横向悬陈,匾额上的刻痕里仿佛沉淀着针脚的温度。
  非遗工坊内,刘兰芳正捏着银针为绣娘们示范针法:“把庆阳香包的‘抓髻娃娃’纹样绣在这里,传统纹样配现代包型,准保时髦。”话音未落,五彩丝线已在她指间穿梭如蝶,在素缎上勾勒出灵动的云纹。这双手曾绣过无数香囊,也绣出了一条从黄土高原走向世界的文化之路。“你看这针脚,”她举起半成品,“老祖宗的图腾藏在里面,年轻人更觉得它潮。”
  作为庆阳香包绣制技艺第三代传人,刘兰芳的记忆里满是艾草香与彩线交织的温度。外祖母纳鞋底的锥子、母亲端午缝制的“虎头香包”,是她最早的艺术启蒙。
  但创业初期的窘迫远超想象,绣娘月收入仅千元而无法养家,因此留不住人。最艰难时,家人卖掉珍藏的字画为她周转资金,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的一番话更如重锤敲心:“革命先烈连生命都奉献了,你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有啥理由放弃?”
  2002年是转折之年。首届庆阳香包文化节让“农家针线”登上文化舞台,就在那一年,刘兰芳只身前往上海,参加“上海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开启了背着香包闯世界的漫漫旅程。
  回到家乡后,刘兰芳开始了传承文化到产业化的实践。2002年,她成立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绣品从单纯的挂件,拓展到抱枕、拖鞋、背包等,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兼具实用性。
  2014年,刘兰芳携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亮相美国“史密森民俗街中国主题活动”。当一位七旬旅美老人用颤抖的双手将香包紧紧捂在胸口,跺着脚反复呢喃“是小时候的味道”时,泪水在皱纹里蜿蜒的瞬间,让刘兰芳深切感知到手中针线承载的文化重量。“这不仅是我的使命,更让我坚定了守护庆阳香包文化根脉的信念。”她在访谈中如此感慨。这些凝结着指尖温度的手工艺品,从来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缝缀着集体记忆、浸润着故土情怀的文化基因载体。庆阳香包的故事,恰在跨文化场景的碰撞中,彰显出超越“谋生手艺”的精神光芒。此后数年间,刘兰芳足迹遍及加拿大、白俄罗斯、埃及等十余国,让绣针下的民俗纹样在世界舞台绽放出东方美学的独特韵致。
  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文旅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创业就业先进个人,陇东工匠,全国乡村和文化旅游能人,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在刘兰芳身上,各种名誉接踵而来。
  “别看香包巴掌大,这些年靠着政策‘搭把手’,路子越走越宽。”刘兰芳带领绣娘们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政府提供的场地变身非遗工坊,绣娘们每天都在这里飞针走线。
  工坊里有一款别出心裁的迷你十二生肖挂件,这款双面刺绣工艺、填制中草药的香包出自于一位聋哑姑娘康藏,没上学的她在母亲的陪同下,找到了刘兰芳学做针线。从15岁开始,康藏就学习这门手艺,她在刺绣上的灵气,让刘兰芳万分惊喜!在这过程中,也有疲惫期再到重新振作起来,都是康藏不断蜕变的过程,10多年过去,这位“老把式”在刺绣、制作、设计、配色等香包制作的技艺上收获良多,也成为了香包制作的能手,也凭借自己的这份手艺,拥有了如今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小小香包,“闯”出传承之路,“绣”出庆阳新景。自2002年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刘兰芳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覆盖了庆阳香包传承、设计、销售、展示各个环节,同时拓展产业链,开展乡村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以此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解决了近百名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和200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农户就业4000多家,累计培训8000人次。产品畅销国内外20多个省市地区。2019年在精准扶贫村培训“陇原巧手”2183人,其中贫困妇女1600多人,帮扶精准扶贫户40多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为更好的活态传承庆阳香包绣制技艺,刘兰芳将非遗与扶贫车间有效结合,无条件面向社会开班授徒,将自己的理念和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其亲传弟子已有300多人,开展非遗技能培训活动30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8000多人。引导地方多家工坊和家庭作坊,并与之合作,带动当地从业人员收入提升。同时,为了解决公司员工以及学徒的后顾之忧,为她们缴纳社保,确保她们能够专心从艺。
  暮色漫过窗棂时,工坊的暖黄灯光次第点亮。绣桌上摊开的青缎上,未完工的香包正泛着细碎银光,络绎不绝的游客正围着展柜挑选五彩斑斓的香囊。根根绣线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打算先带样品去广交会探路,依托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让更多绣娘的作品走出工坊。”刘兰芳又筹划起了更大的蓝图。灯光落在她鬓角的银丝上,与绣布上的金线相映成趣——这些凝结着体温的针脚,正借着直播间的光、展会的展台,绣进更辽阔的时代经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