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草书白釉绘花罐
2025年06月09日
字数:692
版次:03
黎大祥

绘花是西夏制瓷装饰的一种技法。即采用绘画化妆土绘画的手法,将白色化妆土泥浆绘在坯胎上,或涂在已由印花陶范印出的纹样上,使其加强立体效果的装饰手法。这种技法在宋代耀州窑和金代颇为流行,用毛笔在施化妆土的瓷胎上直接绘画或书写诗文及词曲,以达到装饰的效果。
武威市博物馆收藏的塔儿湾出土的一件墨书西夏文白釉绘花罐,体现了西夏的这一制瓷工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绘花罐,高46.5厘米。大圆口,短颈,直圆腹,下略收,施白釉,腹部用褐釉绘缠枝西蕃莲纹,古朴豪放。在众多的西夏瓷器中,有铭文的瓷器很少。尤其是留有西夏文字的更是罕见。这件白釉绘花罐在底部墨书两颗西夏文,经翻译为“卢五”,当为人名。在武威出土的西夏瓷器中,部分器物在圈足内、肩部下露胎处有墨书文字,有汉字、西夏文、藏文等,大多为人名、地名、工匠名、年号、产品检验等内容。在这些有铭文的瓷器中,白釉绘花罐是唯一一件墨书西夏文人名的瓷器。反映出西夏较高的手工业制瓷工艺水平,是西夏瓷器中的精品,对研究西夏时期的制瓷工艺具有重要的价值。
西夏瓷器在装饰内容上多采用的花纹有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忍冬纹,也还有缠枝西蕃莲纹、树枝、鸟鹊、花枝及流云纹等。莲花纹是我国自古喜爱的花纹之一,又是佛教的象征,所以莲花在西夏瓷器、建筑材料中多有出现。武威出土的西夏褐釉剔花缠枝西蕃莲纹罐,腹部装饰两组对称的剔刻缠枝西蕃莲,造型精美;在内蒙古、宁夏等地出土西夏瓷器也都有这种装饰图案。这件西夏文白釉绘花罐其绘画艺术精美,是西夏瓷器同类装饰制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它的发现为研究西夏的制瓷工艺以及民俗、民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定位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