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助力农民增收协商议事共谋乡村发展
2025年09月26日
字数:1,796
版次:02
通讯员 姚金萍
“我们村整体地力条件较差,过去农户种植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窄,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收入不稳定。”酒泉市肃州区暗门村村民王学武说。“我们这儿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碱性很大,春季耕地返潮现象严重,种植条件较差,一般的经济作物难以种植,土地产出效益较低。”鸳鸯村村民薛聪德说。
肃州区三墩镇暗门村地处酒金公路29公里处,现辖村民小组6个,354户1274人,耕地面积6500亩,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紧邻的鸳鸯村现辖村民小组5个,耕地面积1702亩,146户488人,因辖区内三分之二的耕地与鸳鸯池水库相邻,春季播种期耕地返潮返碱现象严重,并且水库边的耕地每年至少有2米的地带被水淹没。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23年至2024年该村通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整村实现异地安置和进城安置,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
暗门村和鸳鸯村主要以辣椒、玉米、小麦和养殖为主导产业,但存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地力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问题。如何实现让农民增收入、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如何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这是三墩镇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土地返潮返碱、地力条件差是暗门村、鸳鸯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召开这次基层协商议事会,用好用实协商议事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为群众做好解疑释惑、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实事好事,广泛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着力破解农户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文旅融合不够等制约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三墩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工作站站长程俊武充满期盼地说。
今年年初,在区政协的精心指导下,三墩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下沉的区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广泛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调研聚民意,决定将“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 协商议事共谋乡村发展”确定为今年重点协商议事议题。
区政协主席王立明下沉指导,区政协副主席李汉军与镇协商议事会成员深入交流。今年3月,三墩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下沉的8名市、区政协委员,区种业发展局、区经管站、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镇村协商议事会成员、利益攸关方和群众代表召开了协商议事会。参会委员和各方代表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区政协副主席赵英到会指导,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沟通协商,推动形成6项具体的协商成果——通过因地制宜推进暗门村、鸳鸯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区政协农业界委员、酒泉市同庆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景占有牵头于2025年流转暗门村、鸳鸯村土地3500亩以上,2026年实现流转土地万亩以上,大力实施食葵种植,力争打造万亩食葵基地;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暗门村和鸳鸯村负责做好土地流转服务保障工作;区经管站负责做好土地流转指导工作;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做好食葵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积极打造“欣欣向阳”农文旅深度融合网红打卡地,强化文旅宣传,深度挖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会后,对协商成果进行了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为做好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三墩镇党委、政府会同暗门村、鸳鸯村认真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决定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暗门村和鸳鸯村牵头负责,做好土地流转服务保障和宣传工作,动员农户全力配合做好地块确定、地块调换、协议签订等工作。区政协委员、酒泉同庆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景占有驻地组建企业专班负责基地建设、产业布局、协议签订、地租发放等工作。
随后,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4000亩食葵制种播种完成,企业累计向农户发放地租32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
“作为农业界政协委员,很荣幸能够发挥公司和自身优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通过政协协商议事,在三墩镇暗门村、鸳鸯村流转耕地4000亩,用于发展食葵特色产业,以解决两个村耕地返潮返碱、地力条件不优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农旅融合。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发挥好政协委员作用,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贡献更多力量,彰显委员担当,展现委员作为。”区政协委员、酒泉市同庆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景占有说。
“青青园中葵,万物生光辉”。如今,走进三墩镇万亩葵花基地,一颗颗向阳而生的向日葵灿然盛放,它们和田野里的蔓蔓青草、悠悠庄稼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田园画卷,而这也是肃州区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让政协协商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