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信息”服务“大民生”助力“大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字数:1,939
版次:01
通讯员 黄志权
“县政协这个建议提得好,路基改造得平平整整,现在开车过五湖桥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清晨时分,临泽县出租车司机李师傅驶过焕然一新的五湖桥,方向盘打得稳稳当当。这句朴实的赞叹,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认可。近年来,临泽县政协以机制、渠道、办理“三个升级”为抓手,持续畅通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让每一条建议都成为连接党政决策与群众期盼的纽带,以“小信息”服务“大民生”、助力“大发展”,奏响了履职为民的生动乐章。
机制升级:从“零散化”到“常态化”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不是‘额外任务’,而是融入日常的‘必修课’。”这是临泽县政协主要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信息工作从“临时突击”转向“常态长效”,临泽县政协构建起“主席统筹抓、分管副主席具体抓、各室委集中抓”的三级责任体系,每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信息工作,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挖掘线索,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手中有任务”的信息工作格局。制度保障是长效化的关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明确了信息工作的目标任务、运行机制、考核细则等,让委员履职有了方向、行动有了遵循。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每季一题”精准征集社情民意信息机制。2024年以来,临泽县政协先后聚焦全域旅游、城乡建设等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提前发布征集目录,确保每条建议都能“靶向发力”。同时,将信息挖掘深度嵌入协商、调研、视察等履职全过程,使信息收集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而是渗透到履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如今,委员们在调研时随手记录群众诉求、在协商中敏锐捕捉问题线索,已成为“习惯动作”。去年全年,县政协收到委员报送信息同比增长35%,真正实现了信息工作常流水、不断线。
渠道升级: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小区充电桩不够用,电动车充电总像‘打游击’”“社区老人用智能手机挂号太难了”……在临泽县沙河镇惠民社区协商议事室里,一场“小院议事会”热烈上演。这样的场景,在全县5个城市社区已成常态,这是县政协拓宽信息渠道的生动实践。为让信息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县政协重点做活“多元汇聚”文章。一方面,主动与县委机关、政府部门常态化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部门不便直接反映的社情民意,通过政协渠道精准传递;另一方面,系统梳理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职能部门的调研报告、行业骨干的理论文章,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创新组建“两支队伍”,聘任14名政协委员为特邀信息员,负责深度挖掘行业领域问题;选拔14名镇、部门骨干为信息联络员,专门收集基层一线动态,形成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
为提升信息质量,县政协每年举办委员培训班,邀请专家手把手教学,从“如何发现真问题”到“怎样提出实建议”逐项辅导,让委员既练就洞察问题的“火眼金睛”,又具备精准建言的“铁齿铜牙”。线下,确定每月20日为委员工作室“接待日”,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为各镇“集中接待日”,组织委员带着问题清单走进社区、乡村、田间;线上,依托临泽县政协“有事好商量”智慧履职平台开设“社情民意”专栏,同步收集群众“碎碎念”。2024年,县政协围绕“城市建设与管理”主题,仅半个月就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到停车难、垃圾分类等建议46条,其中6条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办理清单。
办理升级:从“重报送”到“重办理”
社情民意信息选题准不准,关键看是否戳中“痛点”;建议实不实,重点在能否落地见效。为避免“重采纳、轻落实”,临泽县政协建立“报送—协商—批示—办理—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对收集的信息先由相关专委会与职能部门“办前协商”,探讨办理可能性,明确办理责任;办理过程中,县政协全程跟踪督促,对进度滞后的发函提醒;办理结束后,要求承办单位书面反馈结果,再由委员向群众“点对点”通报。同时,联合县政府办公室和相关办理单位开展“回头看”,确保建议落地见效。五湖桥北端路基改造的故事,正是临泽县政协闭环办理社情民意的鲜活例证。去年夏天,委员们在乐民社区走访时,居民反映桥头坡度大,雨雪天易打滑,车辆通行不便。县政协当即组织交通、住建等部门现场勘察、专题协商,3天内形成《关于改造五湖桥北端路基的建议》并报送县政府,得到主要领导批示。一个月后,改造工程开工,困扰群众出行的难题彻底解决。去年以来,全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采纳落实率达82%,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公交线路优化等23件民生“小事”,都通过这条“绿色通道”变成了群众看得见的“实惠”。
从机制创新夯实基础,到渠道拓展广纳民声,再到闭环办理破解难题,临泽县政协以“三个升级”让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焕发新活力。这些带着泥土气息、饱含群众期盼的建议,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协动能”,书写着为民履职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