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关于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
2025年08月18日
字数:1,359
版次:01

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冷链仓储能力的提升和冷链物流项目的建设,我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了很大发展,但在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人员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网络覆盖仍然不够全面,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配送仍面临困难。加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较高,使得一些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难以承担冷链物流配送的费用,限制了冷链物流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二)储存和配送能力不足。冷库和冷藏设备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偏远地区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温度波动或保鲜条件不佳的影响。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缺乏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从业人员,也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农产品“走出去”的能力不足。
  (三)信息化建设不充分。有一些开放平台和冷库,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标准化的信息交换机制,导致信息流通不畅,难以实现全程追溯和供应链管理。
  二、相关建议
  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运输和保鲜水平,将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应持续促进甘肃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完善配送体系,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和冷链运输的可追溯性,提升农产品的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运输质量和市场供应能力,助力甘肃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一)升级物流配送体系。根据甘肃省农产品的分布情况,在关键的生产区、集散区和消费区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包括冷库、配送中心和转运站等。这些节点应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和布局,以确保覆盖面广、服务范围大。配备一定数量的智能化程度高的运输工具,如冷藏车辆和冷藏集装箱,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效果。
  (二)提升从业人员管理能力。加强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冷链管理、运输操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同时,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投资者,制定税收减免、贷款优先、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其建设和运营成本。设立奖励基金,对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新性。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联盟,由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组成,共同推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和创新。与农产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市场和零售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冷链物流的无缝衔接,提高农产品的供应效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公私合作,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提高信息化能力。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用于集中管理和共享物流信息,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冷链物流过程中温度、湿度、位置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追踪。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实现对产品的溯源和追踪,通过物联网设备收集大量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相关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物流信息。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冷链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