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产业迈向千亿级规模
2025年08月08日
字数:664
版次:01
本报兰州讯(实习记者加曼草)8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972亿元,比2021年增加414亿元、年均增长超20%;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预计全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据介绍,我省通过建机制、强法治推动产业升级,组建独立建制的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启动道地药材保护立法,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发展格局。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特色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种植面积550万亩,标准化率近70%,53个品牌获地理标志保护,20.67万亩基地通过GAP认证,面积居全国前列;培育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3家,建成84个标准化加工车间和6个产业园区,2024年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达120户,工业总产值增长16.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3年以来储备项目300余个,总投资700多亿元。20244年实施招商项目257个,到位资金193.22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施208个项目,到位资金109.9亿元,吸引广药、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落地。
传承创新激发活力。配合央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拍摄完成《陇脉医承》;21项中医药传统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2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8个,实施省级项目近400项,11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12个国家共建16个岐黄中医学院(中心),中药产品在海外注册超1500个,中药材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定西市陇西县举办,届时将邀请千余名国内外嘉宾参会。
据介绍,我省通过建机制、强法治推动产业升级,组建独立建制的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启动道地药材保护立法,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发展格局。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特色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种植面积550万亩,标准化率近70%,53个品牌获地理标志保护,20.67万亩基地通过GAP认证,面积居全国前列;培育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3家,建成84个标准化加工车间和6个产业园区,2024年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达120户,工业总产值增长16.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3年以来储备项目300余个,总投资700多亿元。20244年实施招商项目257个,到位资金193.22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施208个项目,到位资金109.9亿元,吸引广药、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落地。
传承创新激发活力。配合央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拍摄完成《陇脉医承》;21项中医药传统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2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8个,实施省级项目近400项,11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12个国家共建16个岐黄中医学院(中心),中药产品在海外注册超1500个,中药材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定西市陇西县举办,届时将邀请千余名国内外嘉宾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