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委员履职带“泥土味” 为民服务添“烟火气”
——会宁县政协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记事
2025年08月08日
字数:2,422
版次:01

通讯员 任 彤


  夏秋之际,会宁县政协工商联界黄文滔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走进河畔镇养老院。大家围坐在老人身旁,听着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同时也为老人们介绍讲解最新的养老政策、日常保健及手机使用小知识,分享起如何通过小程序快速观看秦腔剧目的方法,大家其乐融融。
  而在几个月前,河畔镇委员工作站还曾邀请专业人员,为当地将要搬迁的群众作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专题解读,助力群众理解搬迁政策,极大地增强了群众自主搬迁的积极性。
  近年来,会宁县政协大力加强委员工作站(室)建设,持续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机制,全力彰显委员履职为民实效,收获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点赞。
  

构建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新平台


  “作为工会界委员工作室的室长,在县政协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方式方法,精心打造了‘书香润心’公益图书角,设立了‘委员荐书’专区,常态化组织界别群众开展读书沙龙、红色经典共读活动。今年还组织快递行业职工子女集体观看了《长津湖》等爱国主义影片,邀请全国劳模和省劳模开展公益讲座,积极引导青少年早立鸿鹄志、勇做奋斗者。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深入一线,倾听劳动者心声,进一步提升凝聚共识水平。”会宁县政协常委席会强说。
  源于界别群众,归于界别群众。在席会强常委眼中,委员工作室不仅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舞台,拉近了与界别群众的距离,更让委员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工会界委员工作室,正是县政协构建常态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县政协把搭建委员工作站(室)作为创新履职载体、延伸履职触角、拓展履职渠道的关键举措,目前已建成28个乡镇委员工作站及 20 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县政协围绕“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的经济发展定位,综合考量委员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将委员履职阵地设立在重点领域和农文旅产业链条之上。
  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县政协将委员培训作为有效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委员赴省内兄弟县区政协学习考察2次,召开委员工作站(室)长工作会议 2 次,开展专题培训 3次。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引导委员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凸显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彰显代表作用,积极投身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让履职更具“泥土味”,为民尽责更有“烟火气”。
  

探索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新路径


  为持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会宁县政协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全力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方向发展。2024年下半年,研究制定了《会宁县政协进一步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实施意见》,翻开这份《实施意见》,“联系谁”“如何联”等方法路径清楚明白,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
  “始终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列为县政协重点工作,纳入县政协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重要议程,定期听取相关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点问题。”
  “建立健全主席会议成员和委办联系包抓委员工作站(室)工作机制,确定10个委员工作室、10个委员工作站由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和委办主任包抓联系,开展示范创建,定期调研督导,指导做好入驻委员的对接工作以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支持和鼓励委员通过视察调研、会议发言、撰写提案等方式,以界别名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联系内容在落实省、市政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宣传政策、凝聚共识;二是收集民情、反映民意;三是发挥专长、帮办实事;四是汇集民智、助力发展。”
  县政协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中明确,县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县政协机关、各专委会强化工作指导,引导委员将更好地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视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积极主动参与联系界别群众活动。

奏响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新和弦


  “针对梁堡村村民关于蔬菜大棚种植计划分歧较大的问题,我们及时组织委员、村民代表和相关利益方进行现场协商,在达成共识后,首次尝试在30座大棚引进韭菜种植,今年4月大棚韭菜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好评,一时间供不应求。”中川镇委员工作站站长裴菊萍说。
  “我们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设这个议题,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听取各方建议,形成的协商意见被乡党委采纳,有效推动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红黑榜’评比机制的完善落实。”八里湾乡委员工作站站长冯富鹏表示。
  “我们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不定期开展送医进社区活动和健康义诊活动,积极向界别群众宣传国家医保政策,科普卫生健康知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通过政协这个大平台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了‘履职+本职’齐头并进、同向发力。”福利团体界委员工作室室长赵军明说。
  “委员们定期走进社区和乡村学校,开展文化艺术公益活动,向群众传授书法、绘画、剪纸等技艺;借助行业优势,以工作室为平台,牵头组织开展了会宁文史资料征编专题协商座谈会,驻室委员、文史从业者和专家学者围绕协商主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县政协规范文史资料征编工作贡献了力量。”民盟和无党派界委员工作室室长李姝燕介绍。
  “围绕小杂粮产业发展壮大和网红带货这一议题,县政协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在小杂粮加工企业集中的中川镇,组织中川镇委员工作站和小杂粮加工企业带头人史英委员工作室,联合开展专题协商活动,通过‘站’和‘室’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采取集中观摩和座谈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发展小杂粮产业坚定了信心,为小杂粮加工企业持续研发新产品注入了动力,为打造小杂粮品牌拓宽了思路。”县政协主席张耀明表示。
  一名委员牵头,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领域,服务一方群众。在县政协的全力推动下,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日渐成为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县政协将持续在建立完善机制、搭建平台载体等方面发力,不断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深度、频率,深化点、线、面相结合的全链条平台体系,架起一座座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