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抓龙头、强龙身、固龙尾 加强陇港交流合作发展甘肃特色文旅
2025年07月23日
字数:1,433
版次:03

赵东平


  2023年初以来,甘肃省统筹联系陇港各界力量,组织赴港招商考察团近百次,在香港及大湾区和甘肃举办了150余场招商签约活动,签约总金额超过2000亿元,陇港合作交流硕果累累。陇港合作的课题有很多,我作为香港甘肃联谊会创会会长和港资企业的代表,重点就加强陇港合作,引领港澳和海外力量助力甘肃文旅产业发展谈几点意见。
  “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八千年文明看甘肃”,如果将甘肃文旅产业比作一条巨龙的话,这个“龙头”就是敦煌,“龙身”就是张掖和武威,“龙尾”就是天水和陇南。如何使这条巨龙腾飞,成长为甘肃的支柱性产业,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谋篇布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章。
  一是“抓龙头”,化解痛点。敦煌作为甘肃文旅的“龙头”,也是甘肃最具国际化的头部旅游品牌。但敦煌旅游“旺季超载、淡季过淡”一直是个令人困扰的痛点,每年5月—10月是旅游高峰期,敦煌的热门景区不堪重负,但高峰过后就是长达半年的淡季。在旅游淡季,可以充分利用敦煌的一系列现代化场馆,吸引港澳及海内外人士来举办各类会展、会议和演艺等室内活动,以此为突破口来对客流进行疏导、引流,化解敦煌旅游“淡季过淡”“淡季过长”这个痛点。特别是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敦煌市地标性建筑,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会展中心。我们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婚庆文旅产业的港资企业,同时也是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全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单位和婚庆专委会会长单位,去年以来,我三次前去敦煌考察。我认为应利用敦煌现有场馆举行婚博会等室内活动,以此发展敦煌会展经济,为敦煌旅游淡季“引流”、增加人气。2024年11月,我们与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建立大型室内婚庆旅拍基地,作为敦煌婚庆博览会永久会址。此外,我们还计划将集团“千县万镇”这一全国性项目的北方总部迁入敦煌。
  二是“强龙身”,挖掘亮点。“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四方,是甘肃文旅的“龙身”部分,也是甘肃文旅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张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万国博览会”的举办地,比近代第一届伦敦世博会早了1200多年,被誉为世博会的发源地。目前,国内多地以沉浸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演艺活动长盛不衰,比如西安依托华清池打造的《长恨歌》、开封在清明上河园景区打造的《大宋东京梦华》等,这些演艺活动不仅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也使当地文旅业快速发展。张掖和武威的文旅资源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建议进一步进行开发和挖掘,例如将张掖“万国博览会”遗址打造成甘肃一个新的旅游名片,可引进港澳和海外资本与当地政府合作,在“万国博览会”遗址开发主题演艺活动,通过仿古实景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舞台艺术手段,来达到“为一场戏而奔赴一座城”的效果,由此带动张掖当地的文旅和会展经济发展。
  三是“固龙尾”,打造热点。天水就是甘肃文旅这条巨龙的“龙尾”,如何巩固公祭伏羲大典这个“顶流”文旅品牌,进一步围绕伏羲文化的内涵,打造新的热点,我们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于2024年11月初,在天水市麦积区举行了“千县万镇工程启动仪式暨首个婚庆文创产业项目开工仪式”。同时,为进一步弘扬伏羲文化,助力打造甘肃文化品牌,我们还特邀了国内知名的民俗文化专家,组成了“伏羲婚嫁文化民俗博物馆”筹建小组,开展国内首个以伏羲婚嫁文化为主题的展出馆的筹建工作。我认为这个工作可以更深入一点,使天水的伏羲文化在海内外得到更大范围弘扬和传播,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香港甘肃联谊会创会会长,香港东庆集团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