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甘南
2025年06月27日
字数:2,609
版次:03
金凯子

金凯子 一九八一年生,甘肃兰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发表于《甘肃日报》《飞天》《甘肃文艺》《中国民族报》《兰州日报》《金城》《开拓文学》等报纸杂志,曾多次获得省内外文学奖项。
一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箴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曾经,我们在仓央嘉措的诗境里如痴如醉,在盛大的抒情和叙述在心潮跌宕中,心向甘南这片芳草连天的热土,深深地融入温暖如初的氤氲吉祥和山高水远。面朝甘南,格桑花开。在云清风暖中,经筒和念珠一遍一遍颂唱着六字真言,牛羊和云彩一起缓缓移动,马蹄声里有执着的血脉与虔诚的体温,正在梵音律动中祈福众生。当掌心里的一朵莲花清新盛开时,我邂逅于一片苍茫高远的宁静,深陷于一种澄澈圣洁的信仰。
甘南大地的美,以一种质朴的感染力深入骨髓。当宿命里的一条河流奔腾不息时,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当一种缘分定格成生命的永恒时,天与地、山与川、石与水、人与城,从往事追风到长相厮守,意味丰沛的抒情终将抵不过袅袅禅意,芬芳了草原、天空、云朵和雪山。
神性的月光璀璨的星,旷美的草原豪迈的歌……我用痴心换情深的表达,在闪电的光芒中写下灼热的颂词和礼赞。
阳光照耀香巴拉,青稞染香甘南州,醉美的经纬与韵脚正在涛声斑斓中皈依远方,朴素的音色和舞蹈正在波光潋滟中醇厚坚毅。
一念永恒,三生因缘。雪花里,我们从蜿蜒的长路上向着生命中的甘南,执梦而来……
二
写下鹰的驰翔,写下瀑的高岚,再写下一个意境深厚的“脱贫”——关于群众安危冷暖,关于百姓衣食住行,关于民生、福祉、初心、使命的解析和诠释。遥望神秘隐遁的往事,沉思风生水起的目下,与甘南藏汉同胞共赴小康大业的还有一支热血澎湃的队伍,正在甘南大地上用自己的力量挖掘着时光里的风景和希望。
我们和羊群牛群一样,正在成为这片热土的组成要素,冠名驻村帮扶工作队。素未谋面的他们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一个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以村落为阵地,开始了一段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征程,用真心营造着梦想,用真情弹唱着希望。
愿做一支劲旅,不做一只赘脚。踏着春风十里扶贫路,念着百姓小康盛世梦,与党同心,与国咸休,与州更始,与县共战,与乡齐干,与村相伴,与民同乐。
不忘初心,从梦开始的地方启程;牢记使命,在爱生长的村庄驻扎。也许,他们曾经养尊处优,不曾经历农村的风雨泥泞;也许,他们曾经逃避后退,不愿在一场风浪考验中激流勇进;也许,他们自身困难重重,无法去奋战一线书写人生新卷册……然后,终将卸下万重困窘和惆怅,扛起行囊奔赴甘南大地的村庄,把胸前的党徽和心中的使命一起融化成一双泥腿的担当和半身汗味的砥砺而为。任风吹雨淋,任严寒酷暑,始终在村庄里与百姓打成一片火热,在厚重的土地上书写着中国梦的句读和辞章。
也许,帮扶一只羊和一群羊的价值无法对比,但是为此付出的真心却是一样殷殷动人;也许,帮扶一条路和一个产业的效益无法并论,但是凝结在暗处的焦灼却是一样的寝食难安;也许,帮扶一个懒汉和一村发展的付出无法同日而语,但是绝不放弃的良苦用心却时刻都不会动摇。
大道昭彰,为民至上;脱贫大计,夙夜在公。走村串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拉家常、叙过往、问冷暖、听民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示铭刻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中。在这场伟大的事业中,最炽热的情感不是挂在嘴边,最脆弱的情感只能埋在心底,一切都源自一个朴素的梦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修路架桥、引水改电、危房改造、产业培育、健康扶持、教育扶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精准的力度向着纵深推进,不放过一个家庭,不落下一个群众。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红利模式带动群众受益,抹平“福利陷阱”,避免“悬崖效应”,引导百姓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路上,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驻村,早已把拳拳赤子之心和浓浓为民之志融入甘南的山山水水,化作了与村民“同气连枝”的血脉。激情在脱贫攻坚中燃烧,一种豁达与坚韧正在升腾弥漫……
三
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只有树立“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的良好形象,才能产生“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的效应。在这场排山倒海的攻坚战中,驻村工作队已然成为排头兵,在前沿阵地上遵规守纪,亲力亲为,身体力行,时刻牢记职责与使命——抓党建、促脱贫,以思想凝聚共识,以实干精准扶贫,用青春和热血淬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用牺牲和奉献擦亮“镰刀与锤头”的党徽,让生命在甘南大地舒卷共和国“向贫困宣战,向致富进军”的时代风云,把精忠报国之志融入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伟业之中!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和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所有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将成为有的放矢的“靶心”,并集中攻坚作战的火力歼而灭之,让甘南大地迎着春和景明、盛世太平,阔步行走在大容大为的新时代。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萦绕在耳畔时,我们用双脚丈量着通向小康的长路,我们用双手书写着山乡巨变的诗章。在这场伟大的爱民实践中,我们愿做脱贫攻坚的“帮手”、致富带头的“能人”、柔情似水的“亲人”,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让激情赋青春,处处昂扬起强村富民的主旋律,时时传递出乡村振兴的正能量,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理念牢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幸福着自己的幸福!
脱贫攻坚战场上,没有枪林弹雨,却需要无私奉献;脱贫攻坚战场上,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英雄辈出。当一条条乡村路盘绕山涧,一座座农舍花木竞秀,一群群牛羊山坡撒欢,一片片产业蓬勃欣荣,一张张笑脸灿若阳光,一个个新居拔地而起……醉美的盛世甘南画卷徐徐打开时,我们会感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和汗水,留下了我们的艰辛和付出,留下了我们的挚爱与眷念!
也许,多年后我们行经这里,驻停脚步,翘望或聆听,那一份激荡心扉的感念足以让双目潸然泪下。经幡里的祈祷,佛塔上的金光,庭院里的笑声及热土上的礼赞正在时光的隧道中沉淀成十万匹骏马驮不动的甘南之恋。
盛大的跋语和叙说:甘南,或时间的美学,或蝶变的锦绣,或宿命里一次庄重的修行和远涉,一念钟情,永生厚缘!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