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与众不同的名片
2025年06月18日
字数:617
版次:04

黄 英


  我收藏的名片中,有一张与众不同。片主姓名前,只冠有“中国农民”称号。这张名片的主人,是我敬重的金吉泰老兄。
  知道金吉泰,是在1955年,我读初中。读到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特别使命》。没料到,多年后在一次学习班上我俩会在兰州友谊饭店同住一室。我和金吉泰都来自基层,不熬夜、起床早、不抽烟。他细瘦的高个子,一身农民装束。从此,省上的文艺活动,我俩大多参加,而且同住一室。隔床夜话,促膝交谈,日久情增,他自然成了我的老兄。
  有人说,金吉泰是甘肃的赵树理,这话很精确。不过,赵树理不是儿童文学作家,老兄和我,却都热爱儿童文学。他的童话,具有陇原大地的泥土气息,立足当地,娓娓而谈,与民间文学同根同源。他笔下,没有“高大上”的东西,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上世纪50年代,涌现出众多“农民作家”。世变时移,坚持到新时期,真正成为作家的,屈指可数!老兄受聘多家兰州媒体担任编辑,有机会吃“皇粮”,但他甘愿始终保持农民身份。201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艺终身成就奖名单中,农民作家只有金吉泰一人,而且,名列名单之首位!
  老兄,十分重视友情。朋友作品发表,如同己出,即撰文评论介绍。他的《百人轶事》一书,收辑了甘肃文艺界老中青三代人的轶闻趣事,继承着《世说新语》的传统。他邀请朋友去榆中金家崖他的农家小院作客,对榆中县的文艺创作传经送宝。我创编《陇右民间传统童谣与游戏》时,他已是高龄老人,我去信请教,他居然给我寄来两首当地民间童谣……
  我以金吉泰为友,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