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挖掘和发挥甘肃特色优势 促进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8日
字数:968
版次:03
王华存
目前,我省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开放平台体系初见成效,运转能效尚需优化提升;通道物流体系仍有短板,全面布局尚需精细调整;产业发展体系初具规模,产业培育尚需深耕细织。需要进一步把握好整体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围绕“一带一路”重点任务进行重点施策,聚焦14条重点产业链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不断凸显比较优势提升发展竞争力。把握好开放政策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紧盯国家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的契机,抢抓企业由要政策要奖补向抢资源抢市场转变的机遇,围绕行业发展特点推出有效服务政策。把握好长远发展与人才培育的关系。在科技创新、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做好人才支撑,短期内做到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期内做到培育和壮大人才。
为此建议:
一是突出甘肃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突出承东启西、联南通北、连接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甘肃“三廊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做大做强通道经济;突出物流经贸综合枢纽定位,以物流枢纽功能和经贸枢纽功能促要素聚集、促产业发展、促对外贸易;突出贸易基地定位,壮大石油装备、电子电器、新材料等外贸型产业,确保外贸产品销售额较快增长。
二是构建“陆、海、天、网”立体式开放通道格局。通道建设将大大降低区域间经贸往来成本,有效提升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效率。要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构建涵盖陆、海、天、网的互联互通网络,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甘肃高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增强甘肃特色影响力。要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外向型经济,从制度规章、经贸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发力,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面扩大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要突出文化高地定位,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多层次、宽领域的民间交流交往,推动外贸产业提质增效、人文交流走深走实、民间交往广泛深入,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要发挥智库合作力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分享最新成果,通过参与论坛、研讨会和访学等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合作网络,促进文明互鉴。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