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资源节约型现代煤化工产业
2025年05月07日
字数:1,222
版次:03
徐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我国资源禀赋从整体情况看,主要是富煤、缺油、少气。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生产石油替代产品,对于推动我国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第六位,且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地域空间纵深广阔,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但我省煤化工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结构单一,在发展资源节约型现代煤化工产业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此建议:
一、优化产业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成立协调全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专门推进机构,聘请煤化工世界顶级专家作为发展顾问,尽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配套优惠政策,在政策、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项目方面,帮助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对新上煤化工项目的审批、立项、备案、注册给予优先办理,同时加强宏观控制,避免重复建设,切实优化资源配置。资金方面,协调金融机构增加对煤化工项目的贷款投放量,保证投入强度,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紧盯煤化工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引进延伸产业链的项目落地。
二、优化产业布局,赋能产业延链。统筹规划煤化工产业,重点打造陇东地区煤化工、油气化工基地。将煤炭制甲醇作为重要方向,扩大规模建强基地,壮大龙头企业。重点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发展方向,延伸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煤化工产业向多产品、高端化、高值化方向发展。
三、实施“三化”改造,实现绿色发展。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成“土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安全监管智能化,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推进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规范园区建设,在配套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三废”集中治理,打造智慧化化工园区。
四、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科研和技术技能优势,加强统筹协调,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工业园区、龙头企业等,联合组建省级层面的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从事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高级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引导省内开设煤炭清洁利用工程、煤化工技术专业且优势特色明显的高校,进一步紧密对接我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动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