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行与知
2021年11月08日
字数:1,055
版次:04

程应峰


  关于行与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不行而知”,一种是“行而知天下”。
  “不行而知”是老子的观点。他在《道德经》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意思就是说,对事物的认识不应到客观世界中去寻求,认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你越是深入到客观实际中去,你得到的认识就越少。相反,足不出户,眼不看窗外,天下万事万物和其总的规律就能在脑海中呈现,被认识得请清楚楚。
  在老子看来,圣人不用实践就有知识,不用观察就可作出判断,不用实地作为就可取得成果。他的这种认识论,是道家学说,即在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所谓悟“道”。知“道”者,先知先觉,自然不必行而后知。应该说,这种极为高妙深奥的认识论,是只有圣人才可以独有的,与凡夫俗子的看法自然是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孔子则认为:一个人若不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付诸行动,与愚昧无知的人没有两样。这就是后一种说法“行而知天下”,这种说法更接地气,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拥有知识就当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永无穷尽的力量。对于这一说法,我更认同,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否认。
  行,不是狭义的旅行或远足。行的蕴含是丰富的,是学习,是思考,是付诸实践,当然也包括远行在内。狭义的“行”,打着旅行的旗帜,游玩是它的本义,看的是外在的风景,知的是表象,而绝难认知一个地方一件事物深藏的底蕴。
  学习是行。当我们捧一本图书在手细读,或者握着鼠标通过因特网静静浏览网页的时候,我们感受着外面的世界,读着尘世百态、社会万象、苦辣酸甜,也读出了字里行间蕴涵的思想、理念、情感、情趣。
  思考是行。只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那样只会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步前人后尘。学而后能思,是最好的行,是最佳的认知方式,经过思考的知识,才能真正被牢牢掌握,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
  实践是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体力行。一个人,学而不践,思而不行,生命就没有着力点。这样的人生,除了一场空,一枕梦,是不可能出现什么让人惊喜的意外的。只有将所学所思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经世致用,才能造福众生。
  远足是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知与行,两者不可或缺。我们只有走出去,脚踏实地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听过,看过,感受过,才会真正拥有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
  行,而能知天下;知,才能更好地行天下。行与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客观上没有鲜明的先后、主次。知行合一,相辅相成,才是真谛。偏废的人,不管是行,还是知,注定难有什么值得肯定的成就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