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催生惠民举措落地见效
2025年09月15日
字数:1,505
版次:01
通讯员任 彤
“这次培训聚焦农产品全链条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将把学到的内容用于农产品加工过程,让加工销售流程更加规范。”白银市香百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炜说。“参加了培训班,我详细了解了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直播电商运营模式、消费者信任构建等关键内容,进一步掌握了会宁农产品特点和网络直播技巧。”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史英说。
“专家讲解了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等实用内容,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享受政策红利,实现轻装上阵。”甘肃永鑫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华说。
这些“心里话”,都是会宁县农产品加工销售规范提升培训班、县网络主播法律法规培训班参训学员的真实体会。
近期,会宁县组织系列培训班,这是县直相关部门单位主动拓展农特产品产销渠道、创新产销模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举措。而活动的开展,也得益于今年7月县政协征集到的《关于对全县小杂粮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和网红带农主播开展专题培训的建议》的有力助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重要农特产品产地,会宁县小杂粮资源富集、品类多元,近年来,依托本地网红主播,会宁小杂粮逐步实现“出山入市”,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县政协通过专题调研,征集到社情民意信息,了解到全县在小杂粮加工销售和网红助农主播代售农产品等方面虽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对此,县政协小杂粮产业发展调研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要规范行业运营,开展税务财务合规、直播流程规范、行业合规准则等专题培训,强化网红带货全链条管理。要筑牢安全底线,组织专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邀请讲师系统讲授质量控制方法与生产流程规范,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要聚焦品牌定位、策划、市场调研及营销策略制定等做好培训,全面增强企业与主播的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能力。
这份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后,很快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县网信办等部门单位积极采纳社情民意信息,协同推进建议落地见效。
8月上旬,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举办3期“会宁县2025年乡村振兴种养业人才技能提升暨农产品质量监管培训班”,覆盖全县各乡镇453名种养能手、监管骨干及企业负责人。课程设置紧扣“质量兴农”目标,既包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种养核心技术,又深入解读农业执法典型案例、违法成本等法规要点,系统讲授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与定性检测标准,实现“田间到车间”“技术到法规”全链条知识覆盖。
8月下旬,县农业农村局再次量身制定提升方案,对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带货主播等60多名学员开展专题培训。课程涵盖农产品从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多维度为农企发展赋智蓄力,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联合县网信办组织40多名主播,开展法律法规培训。通过视频展播与典型案例解析,系统学习《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重点解读网络安全行为边界,引导主播群体强化自律监管。
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被县直相关部门单位迅速采纳并高效落实的背后,是县政协持续深耕基层、精准履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县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视为服务群众、彰显特色、履行职能的生命线,注重提升信息的采集力、挖掘力、整合力和提升力,推动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小信息”,转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大参考”。下一步,县政协将持续引导委员扎根基层,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走进群众、倾听民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把履职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让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坚实桥梁,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