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校长的温情管理
2025年08月18日
字数:876
版次:04
唐宝民
吴贻芳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教育家,曾长期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以严格的管理著称于世。但其实,在严格的管理之下,她也不乏温情的一面,学者丁一先生在书中披露的几件事,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女校长的温情。
金陵女子大学有一项严格的规定:不收已婚的学生,在校学生一旦结婚,就得自动离校。但在吴贻芳执掌金陵女大时,对这一规定却破了两次例。
丁一先生记述道:“有一次一位女生和一名爱国军人感情很深,两人决定偷偷结婚。她(吴贻芳)知道后带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枚胸针,到学生家祝贺,并委婉告诉对方,不要到学校来了。后来这位女生的丈夫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向她表达了重回学校的愿望。她接受了请求并全校宣布:‘因为她是烈士的妻子,我破一回例,让她继续学习,她的子女也由学校养活。’”
丁一先生在书中还披露了另外一件事:“1925年,《孽海花》的作者曾朴的妹妹曾季肃,已经35岁,在上海有两个孩子,为了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带着儿女到了南京,给吴贻芳写了一封信,详述了自己的家庭和婚姻情况,表达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她被曾季肃的执着感动,也将其破例录取了。”
规定是死的、冷冰冰的,但执行规定的人是活的、温情脉脉的,上述感觉,就是我在读完这两则史料后对吴贻芳校长的印象。
丁一先生在书中谈到的另一件事,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吴贻芳校长温情的一面:“当时学校有些学生与金陵大学学生谈恋爱,常常晚归。有一次她(吴贻芳)发现窗下有把椅子,是一个晚归的学生被关在外,爬窗进宿舍放的。她担心学生安全,就在宿舍楼下的会客室,单独划出一部分做成半封闭小间,供恋人聊天。每晚九点前恋人可以在内交谈,只需要将瓜壳糖纸等垃圾带走就行。这让学生们很感激。”
吴贻芳校长的这一做法,体现出了她对学生们的关爱之心,温馨而令人感动。
吴贻芳执掌金陵女子大学23年,把学校管理得有声有色。她终身未婚,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金陵女子大学之所以能蜚声海内外,是和吴贻芳的严格治校分不开的。但严格管理并不意味着冷冰冰、刻板的方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温情,这就是吴贻芳在管理上人性化的理念,这种管理理念,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者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