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加强内外联通的物流网络建设提升物流保障水平
2025年05月28日
字数:1,109
版次:03

邱威廉


  甘肃地处我国西部重要战略区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南北方,沟通我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关键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节点。目前,甘肃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物流网络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但是甘肃物流网络建设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一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跨区域物流通道能力不足。甘肃省的物流基础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特别是跨区域物流通道的建设仍需加强。二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物流竞争力有限。受地理条件、运输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甘肃省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其国际物流竞争力。三是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完全贯通。虽然甘肃省在铁路、公路、航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四是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甘肃在物流信息化方面仍有待加强。
  对此,建议:
  一是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加大力度深化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打造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物流可持续发展。推进兰州和兰州新区、天水、酒泉、武威等重点物流承载区节点建设,提升物流节点的辐射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设施服务体系,加快兰州—西宁—成都经济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提升区域物流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二是创新物流体系。鼓励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物流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广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物流流程,提升全程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对已有良好物流基础的陆海大通道,进一步构建现代通道物流服务体系,拓展甘肃面向中亚、南亚的国际物流市场。
  三是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和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国际物流网络。建立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推动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南亚班列等国际物流运营创新,提升甘肃物流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加强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物流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培养专业物流人才,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成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物流网络建设。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香港美菲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富临饭店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