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散文诗)
2025年04月30日
字数:772
版次:04
孙光利
在安化、在梅山、在茶马古道,负重的马低着头。
马背上驮着茶叶。马车上载着茶叶。
茶香流过山石、林间,在古道上经年回荡。
要回就回到汉唐、五代和两宋。
年复月久,时光拓下了马蹄印、车辙印。
冰冷而寂寞的石头不说疼,只说千年繁华与盛世。
夕阳下,远树、倦鸟、炊烟,仿佛是谁的言外之意?仿佛是谁的前世今生?
恍惚看见当时的情景——
穿粗布的妇女、懂事的少年、立业的男丁。
攀陡峭山石。背花格篾篓。
奔波在山川、茶坊。
在茶坊、在幽暗的光线下。年年月月、日日夜夜。
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
是不可言说的养家之负重,是绕不过去的风霜和荣光。
戴旧毡帽的老仆怀揣茶票,着长衫的老板心系家国苍生。
万里茶道与丝绸之路对话。
梅山之上,有红豆杉、小叶黄杨、草珊瑚。
林中有麂子出没。
碗中茶血般红,茶事艰辛,而茶是香的。
茶林外有阳光洒下来。
心里没有石头,落地生根的是一棵棵葱郁的古茶树。
集镇上,花鼓戏好听。梅山无梅。芙蓉洞里也不见芙蓉。
这里的景色跳出想象又跳进想象。
沏一杯上好的梅山崖许你一个长情也忘情的春梦。
在此驻足,仰望。
资江石门潭北岸,文澜塔八层七角,高21米。
揽尽日月。欲语还休。
檐角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响。
那是历史响给茶人辛劳半生的画外音。
早上七点,太阳高挂。
此去梅山,行色不必太匆忙。
一路上,山下看洞、山腰访仙、山中品茶、山巅修道。
哦,忘了是出自谁人之手笔——“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如此说的可是这金茯?
山脚下,小街上,多是古色古香的茶馆。随意去一家,饮个中滋味,品日月短长。
我还是喜欢绵绵的春天,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
淅淅沥沥。淋在茶山、茶树。
一把小小的油纸伞怎地遮住这忙碌碌的人间?
步履匆匆的茶人、新时代的茶车——
在清晨、在暮晚走来;
在茶马古道、在安化、在梅山走来;
在五代后唐的茶署、在明清的茶马司走来;
来在这水运码头。一箱箱茶砖就要去岸、泊水上。之后,换取通关牒文走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