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2024年09月18日
字数:1,926
版次:Z0318_Print
张天雁
常书鸿,别名廷芳、鸿,1904年4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市,是我国现当代油画家、敦煌学家、艺术理论家,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学的奠基者、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满族军官家庭,其祖父为清代驻防浙江杭县的“世袭云骑尉”,父亲原是黑龙江八旗工艺厂录事,信奉实业救国。常书鸿自幼爱好绘画,并随三叔父学画、填色,从小心中便种下了艺术种子。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的染织专业,学习染色和织物图案画。在校期间,参加了由著名画家丰子恺等人组织的西湖画会,临摹国内刊物上的西方名画,并为人画像,赚取报酬,以贴补家用。
1923年毕业后,为继续深造,1927年,带职自费赴法国留学。留学期间,他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学习法文和绘画技术上,并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随后以公费生的身份在里昂美术学校专攻美术。在留学的10年间,他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油画作品获金奖或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虽然在法国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荣誉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但他始终不忘报效祖国。
1935年秋,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伯希和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画册,全书约有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他十分惊奇,方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他内心感到一种震撼,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为此,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一直挂念着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向往着早日实现梦想。1941年12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向国民政府最高国防委员会呈交了提请设立“敦煌艺术学院”的议案,1943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提案,批准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由高一涵、常书鸿为筹备委员会主任,郑通和、张大千、王子云、窦景椿为筹备委员。是年,常书鸿等6人以先遣人员,沿着古丝绸之路,经过几个月艰苦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敦煌莫高窟。初到莫高窟,他心旷神怡,犹如步人仙境,心情非常激动,彻夜难眠。但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与在法国的条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1944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任所长。1945年春,因政局不稳,财力紧张,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解散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研究所。这年冬天,常书鸿告别工作了3年的敦煌,带上一双儿女,到重庆奔走呼吁。经过近一年的四处奔走,在时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批准下,恢复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拨发卡车一辆、物资若干。1946年6月,他带领从重庆新聘的一批艺专毕业大学生,购置了图书、绘画器材及生活必需品以及备用3年的临摹壁画物资,返回了敦煌。在面对被破坏的敦煌艺术瑰宝,他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对敦煌石窟进行保护和研究。先对壁画进行临摹工作,通过临摹学习掌握古代绘画的技法,传达敦煌壁画的真实韵味,给壁画留下副本。然后对洞窟进行清理和编号,1947年冬至1948年春,对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进行全面编号,梳理出492个编号洞窟,2415尊塑像,编选出十余个壁画专题,选绘壁画800余幅。
新中国成立后,常书鸿被任命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创作油画《走向莫高窟》;1950年冬,将历年完成壁画摹本带往北京展出,并取得成功。1951年,又在印度新德里、孟买和缅甸曼特拉等举办了“新中国建设成就展览”“敦煌艺术展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对莫高窟南段窟区崖壁、栈道进行了加固,对洞窟重新进行了合理科学的编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余年间,敦煌壁画的临摹品分别在国内8个城市和国外6个国家的11个城市展出,向世界介绍敦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敦煌艺术深入人心。他还注重对敦煌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先后培养和吸收了董希文、张琳英、乌密风、周绍淼、潘洁兹、李浴、范文藻、常沙娜、段文杰、史维湘等一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造就和总结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临摹方针。“文革”期间,常书鸿和研究所的工作,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研究工作被迫终止,不少研究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或遣送到原籍劳动,但是他和同事们艰难地捍卫着莫高窟,为之献身的信念矢志不渝。1982年后,他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94年6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其主要作品有壁画临摹《鹿王本生》《萨陲那本生》《须达拏太子本生》《四飞天》等;油画有《莫高窟下寺外滑冰》《野鸡》《古瓜州之瓜》《雪后莫高窟风景》《雪后大佛殿》《榆林窟风景》《刘家峡水库》等;撰写文章、论文、文集有《敦煌艺术的源流与内容》《敦煌壁画艺术》《敦煌艺术》《新疆石窟艺术》《常书鸿(画册)》《常书鸿文集》《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等。
常书鸿一生所爱,只在敦煌。从1943年到达敦煌,到1982年迁往北京,在敦煌长达40年的时间里,他倾注全力献身于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与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