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宋代七夕的“文创产品”——磨喝乐
2022年08月08日
字数:1,210
版次:03

□ 郑学富




  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收藏一尊宋代白釉红彩磨喝乐坐像。童子面目清秀,略涂红粉,蚕眉细目,双手持一枝未盛开的莲花于胸前,盘腿而坐。据考,在宋朝,磨喝乐是女子七夕节崇拜的“宠儿”。
  现代人对“磨喝乐”一词可能很陌生。磨喝乐到底为何物呢?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乃小塑土偶耳”。《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由此可见,磨喝乐是穿戴着不同衣饰,形态各异,用土、木、蜡等原料制成的婴孩形祭祀之偶像。
  磨喝乐是梵文的音译,有时也译作“摩睺罗”。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磨喝乐又如何能成为女子七夕供奉的宠儿呢?这由唐朝的“化生”之俗而来。化生的本义指万物由阴阳二气交感而产生、变化的过程。《易•咸》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古人据此有七夕弄化生的风俗,其目的是盼生男孩。《唐岁时记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唐代诗人薛能《吴姬》有“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的诗句。唐代的化生是用蜡做成的,是妇女“宜男”的祈祷品与崇拜偶像。到了宋代就演化为“磨喝乐”,代表着多子多福。尚未生育的女子通过祭拜祈求早生贵子,已生育的女子祭拜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当时民间流行的歌谣唱道:“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宋人不仅把磨喝乐作为供奉的偶像,而且还赋予其娱乐性,让孩童效仿磨喝乐的造型做游戏,成为七夕节最为时尚的民俗活动。《东京梦华录》描述道:“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吴自牧的《梦粱录》说:“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童子手执新荷叶,或莲蓬和未开荷花,也是有美好愿望的。
  宋代磨喝乐作为七夕吉祥物,风靡全国。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繁荣的宋朝,围绕磨喝乐而衍生出系列“文创产品”,成为京城乞巧市场的畅销货。《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并且价值不菲,一对磨喝乐可卖数千钱。金盈之的《醉翁谈录》说:“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睺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据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记载,南宋首都杭州七夕卖磨喝乐最繁盛的地方是在后市街的众安桥,尤其是苏州工匠制作的极为精巧,被誉为“天下第一”。而且进入了皇宫内廷,多是用金银制作而成。
  磨喝乐原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薰染中,其文化内涵和外在造型逐渐汉化,并融入乡土民俗民风文化,成为民众喜闻乐见且家喻户晓的崇拜偶像,盛极一时。如今这一习俗尽管已经消失,但从古代文献、绘画以陶瓷和雕刻作品中亦可见到磨喝乐的造型、服饰和相关的乡风民俗。作为被宋人打造为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曾独领风骚,值得今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