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餐桌,还需迈过几道“坎”?
2021年12月01日
字数:1,645
版次:01
本报记者 张 柳
一颗挂在枝头的油橄榄,如何变成一瓶餐桌上的橄榄油?采摘清洗、物理冷榨、装瓶运输,直至进入商店与超市,它才将第一次与消费者面对面,等待被挑选购买。农产品走出田间、走进家庭餐桌,成为消费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是农业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我省油橄榄产业为例,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基地面积为63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8万吨,生产初榨橄榄油5700吨,并因油橄榄质量优异,先后获得国际国内多个奖项。
然而,就是这样“特而优”的农业产业,发展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尽管我省油橄榄产业起步较早,但栽培面积在全国占比正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是由资金投入有限、科技支撑能力弱、品牌宣传推广不足、产业园区建设尚不完善等多方面造成的。”省政协委员、民盟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鲜新莲在实地调研后说。
油橄榄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我省百合、苹果、藜麦、金银花、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也有相似的困境。许多本地农户都有这样的苦恼:明明东西质量又好、价格又不贵,为什么就是走不出大山?实际上,由于“小、弱、散”的生产加工方式,以及特色品牌还没有叫响,销路自然受阻。
针对市场竞争主体“小、弱、散”的现状,省政协常委、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立勋建议,应树立“大农业、大食品”理念,加快补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工板块这一短板,打造农产品加工集群,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省政协常委柴绍豪也表示,应走食品工业化发展路径,鼓励企业在产供销一体化上做文章,政府则应按照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和企业需求,加大对产业园及周边生产生活配套区的投入。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开展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生产经营,而应由龙头企业带动引领,走规模化、一体化的产供销路子。”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周邦贵说。
事实上,我省已有多家龙头企业进行了种养结合、三产融合等方面的尝试。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新能源+绿色生态农业产业”融入寒旱循环农业产业体系中,采取“政府投资平台+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和土壤保护标准,打造“绿色农业”品牌。但完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之后,销售问题又摆在眼前。“本地区对高端农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大量成品需要全程冷链外运,导致成本升高、竞争力下降。”省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李大军说。
高端农产品,往往是“小而特、特而优”的,要被市场所接受,需要打出品牌、叫响名声。“为使我省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近几年,省商务厅在商务营销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节会、展会来进行推介,并在省内外设立特色品牌销售专区。此外,省商务厅将继续对冷链运输业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省商务厅副厅长吴镇图说。
我省的地理环境特征,最适宜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业。培育“独一份”的优质农产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两个“三品一标”建设,是当务之急。“甘肃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应打造‘甘味’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畜产品加工研究室主任郑娅说。
兰州百合、陇南油橄榄、永登苦水玫瑰、天水花牛苹果……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兰州举行“甘味”农产品品牌发布会暨消费扶贫宣传推介活动,首次向社会各界发布《“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包含了5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150个企业商标品牌,涵盖了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及主要地方特色农产品,入选的均为绿色、优质、安全可追溯的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
提高产品质量、打响品牌知名度、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后,我省特色农产品将更为顺畅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但消费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产供销加”的起点。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联合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对特色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进行攻关,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用创新推动产业不断前行。”省政协委员、兰州市政协主席李宏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