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盛会取得丰硕成果背后的政协智慧
2021年11月22日
字数:1,879
版次:01
本报记者 师向东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我省多个市州、企事业单位组团参会,充分展现了国际产能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贸易等领域的成果,与东盟国家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协议和购销合同25.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举办的一次重要盛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省在这样一次盛会上取得丰硕成果,离不开省政协的助力推动。
据了解,今年7月,《甘肃政协信息》第44期以《关于甘肃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为题,向省委报送了由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
省政协社法委在《关于甘肃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指出,东盟十国人口约6.5亿,经济总量约3.1万亿美元,是全球第5大经济体,是我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并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双方经济融合规模和质量都提升到了发展新阶段。而甘肃长期与东盟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往来,近年来,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推进发展,甘肃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也正迎来重要历史机遇,我省正积极借助陆海新通道,发挥我省特色资源和潜在优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对策建议》指出,尽管我省与东盟经贸合作基础较好,通道物流优势突出,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还存在进出口贸易规模小、种类少,双向投资行业狭窄、数额小,缺乏对东盟各国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对接等问题和不足。
为此,省政协社法委建议,应充分发挥国际物流通道枢纽效能,积极申请国家给予我省国际货运班列专项资金支持,加大《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实施力度,整合省区间、部门间资源,避免各省市互相竞争、各自为政,吸引东盟和西亚国家的优势产品在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兰州)等集散、分拨、中转、销售、结算,并继续支持省民航机场集团开通兰州至南宁、东盟国家的国际货运航线,持续扩大甘肃和东盟特色商品的互通直达。
同时,加快融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甘肃)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与东盟数字经济优质资源对接,打造“产业、资源、客户”的超级“链接器”,大力引进东盟企业在甘肃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园,拓展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跨境金融、跨境电商、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
另外,加强甘肃与东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一方面,推进现有优势产业与东盟合作纵深发展,鼓励我省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基础建设工程承包,支持餐饮业深耕东盟和中医药、疫情防控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鼓励我省电子、钢铁、铝材生产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建立加工中心,加大东盟特色产品的进口,积极参加“西部商品东盟巡展”,扩大“甘味”产品向东盟的出口,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合作。
此外,加强甘肃与东盟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鼓励我省旅游企业在东盟国家举办丝路文化展演和旅游景点推介,积极引进东盟企业共同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推动省内城市与东盟国家城市构建友好城市关系,鼓励省内企业、行业商会协会在东盟国家设立经贸代表处。
《对策建议》呈报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结合报告指出的问题不足和对策建议,组织专班认真分析研究,抢抓利好机遇,拿出务实办法,积极推动我省与东盟经贸合作上台阶、成规模,并适时进行专题研究。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策建议》得到了充分落实。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副省长张锦刚作为甘肃省代表团团长参加,现场见证了重点项目签约,并与参会的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努西尔万和印度尼西亚驻华公使狄诺·库斯纳迪进行了广泛交流,介绍了我省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就进一步推动甘肃与两国多边投资贸易合作达成共识。兰州、白银等市州商务部门及甘肃省贸促会、金川集团等54家企事业单位160余名代表参展参会。
博览会期间,我省举办甘肃省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金川集团在老挝、菲律宾东盟国家等“一带一路”国家9.1亿元铜精矿原料采购项目;甘肃阿敏生物在印尼与合作方建设运营1.6亿元代血浆明胶厂项目;甘肃中集华骏向越南销售500台半挂车及专用车项目;甘肃迪亚向马来西亚销售中成药项目;6500万元鲜苹果购销协议等6个投资贸易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此外,西北师范大学同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研究院”。据统计,此次东盟博览会期间我省与东盟国家共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协议和购销合同25.8亿元,成果丰硕。